稀疏疏,三三两两的来了几个客人,是附近厂里上晚班或者下晚班的工人,年轻的小伙子和年轻的小姑娘们,过来炒一个粉,或者拉一碟肠粉,有的坐下来慢慢吃,有的打包匆匆离开,几块钱的生意,忙活一阵。
有人坐下,我就端茶倒水,小心伺候,师傅守在拉肠粉的炉子边,炉子上面冒起一股白烟。哥哥守着抛锅,左手手腕不停的耸动,煤气炉里火苗呜呜的响,锅铲敲击锅底,咣咣的,一碟炒粉应运而生,倒在椭圆形的白色陶瓷碟中。
“来喽。”哥哥扭动身姿,吆喝着,开心的,端了过来。
忙活一两个小时,十二点过后就没什么人了,门口的水泥路面又归于安静,门楣上的街灯还依旧亮着,桶里的粉丝依然泡在水里。
“今晚就这样了吧?准备收档。”哥哥仍然兴奋的表情。
三个人炒了一碟米粉,拉了一碟肠粉,开两支啤酒,吃起来,喝起来,聊起来。
餐厅没什么生意,而且是越来越没生意,转眼又是一个月。
☆、45母亲看病
清明节回家,看见母亲还是瘦瘦弱弱的。和她去医院,镇上的小医院,也不用挂号,直接去到医生的办公室,那天不巧,吴医生不在,我们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他回来,一楼一位高大健硕的大白褂男医生上来取血压计,看见我们干等,就问:“你们找谁?”
“我们来找吴医生的,请问吴医生为什么还没有来上班?”
“哦,不巧了,吴医生今天调班,不值班呢。来,把病历拿给我吧,让我看看。”医生很友善,很热情,很认真,一页一页的翻开。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叶秀莲,甲状腺增大,血常规,白细胞偏低……
“诶,谁是叶秀莲?”医生翻到病历的空白页,突然转过头,狐疑的看着我们两个。
“她,我母亲。”我说。
“这样子的,你是甲状腺增大,我看你的病历上面只有普通的血常规检查,这是不够的,你还要做甲功三项检查,拿到检查结果,医生才能比较好对症下药。”医生看着母亲。
“什么是甲功三项?吴医生没有叫我做这个啊。”轮到母亲狐疑。
“我们这边的设备有限,做不了。你最好到市里面,到市里面的人民医院,那里可以做,你去了也是找内分泌科,告诉医生要验T3,T4,他们会知道的,赶紧去吧,不要耽误了。”医生把病历给回我们,左手拿着他的血压计,甩手而去。“为何吴医生没有要求呢?”母亲看着我,喃喃的。
“可能那个是实习医生吧,你和哥哥回来的时候我就提醒你们直接在市里看嘛,这下被你们给耽误的……。”
“那现在怎么办?现在要去也太晚了。”
“也不算晚,赶下午的班。”我说。
“回来肯定很晚,到时没车子回乡下,连三轮摩托都没有了。”母亲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