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男神-分卷阅读430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30(1 / 2)

入仕的徽商孟家,以及当朝首辅杨修杨家,孝贤皇太后的娘家姚家。

公元1900年,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华夏已经在大明朝的统治下安然渡过了五百多个春秋。曾经辉煌过的王朝渐渐走向腐朽,可是西方列国却在竞相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完成了从生产力到统治阶层的转变。

那些以殖民掠夺累积了原始财富的西方四夷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把目光放到了远隔重洋之外,在许多游记的记载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

他们带着坚船利炮企图打开华夏的国门,却在华夏海域内遭受大明水师重击,在丢失了许多人命船舶之后,不得不铩羽而归。

有鉴于大明朝强悍的军事力量,这些国家并不敢做出具有侵略性的举动,他们派遣传教士以使臣的身份进入华夏,面见大明皇帝,恳请大明皇帝开放通商,并派遣商队在扬州、泉州、沪城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将本国精巧的机括玩意儿甚至是大型机器卖到东方,再换回那精致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丝绸瓷器茶叶珠宝等等。

在强悍的科技冲击下,遵循守旧的华夏市场面临巨大的冲击。被利益推动着的大盐商大徽商们指使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竭力主张改革一事。而以首辅大人杨修为代表的保守派,则不同意那些“与民争利”的主张。但是以军部为首的主战派们却对西方各国的坚船利炮很感兴趣。

在强悍的科技与利益的冲击下,民心更加思变。首当其冲的便是各行各业的商贾之人。

故事一开场,便是身为大盐商的汪家想要跟英吉利的洋人做买卖,进购一百台珍妮纺纱机,用以代替作坊里的织娘们。

大量的织娘们逼不得已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一时间闹得江南一带人心惶惶。有士林学子为民请命堵到了汪家的门口,却被汪家报官拿下;与此同时,因为京杭运河几次拥堵,河道变迁,每逢汛期之际,运河之水不断泛滥,不但糟蹋生民,亦且耽误朝廷税收。因此有官员提议将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同时向西方各国采买航运速度更快的蒸汽轮船,甚至是重金聘请外籍工匠到华夏船厂上造船。

而《百年世家》的第一代主人公赵梦三,就是大盐商汪家旗下一个洋货铺上的伙计。他的母亲便是汪家绣庄上的一名织娘,靠着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可是因为东家采购了大量的珍妮纺纱机,赵梦三的母亲和寡嫂被迫失去了工作。使得赵家的境况越发困顿。

剧本以赵梦三一家人为切入点,向观众徐徐介绍了一个百年前生机勃勃却又风云际会的大明。国家因为生产力而带来的动荡,变革派与守旧派的冲撞,皇亲国戚仕宦商贾平明百姓都被这一股力量卷入其中,或随波逐流,或乘风破浪。

同《食色》在剧情上的出奇制胜巧妙安排不同,《百年世家》在叙事手法上的表现更为大开大合平铺直叙,然而剧本的魅力却丝毫没有逊色,尤其是那些在商场和官场上纵横捭阖的经典案例,那些官商相处的微妙分寸,有时候仅仅是几句台词的勾勒,就能直击人心。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处处透漏着中庸的含蓄儒家的不温不燥,再穿插着各国的风情别意,反而更加的引人入胜。而在利益纠缠下的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是国情,也都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杨钦东暗暗品味着陈墨的剧本,因为部头太大,短时间内很显然是看不完的。杨钦东又不能放任陈墨在旁不管,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了剧本,向陈墨说道:“虽然赵梦三是男主,可是他的戏份也不算多。总的说来,这应该是一部群戏。”

陈墨微微一笑:“想写的东西太多,实在是没办法了。”

如果不是为了完整的体现大明近百年的历史,他也不会将剧本分成三部分来写,就算是竭力浓缩精华,抛弃所有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按照剧本的预算整部电视剧也得七十集左右。而演员的跨度囊括老中青三代,再加上老一辈演员年轻时的扮演者们,估计整部剧下来,光是数得着名姓的就得百十来号人。

“剧本实在是很精彩,内容详实考据,情节跌宕起伏,最关键的是投资绝对没有顾虑,再加上许多影帝影后老戏骨们倒贴着也想进组……你这是要上天啊!”杨钦东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莞尔笑道:“考虑好演员都请谁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