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日弟兄-十七 难民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 难民(1 / 2)

秋收之后,县里来了税警,到处地收税。

今年粮食欠收,叔算来算去,就是把种下的苞米全部变卖,也抵不上交付的税金,为了这事,叔和婶反复地商量,来回地琢磨,不停地核计。

叔的观点是,把家里的那点儿地卖了,实在不行,把家里的那头黄牛也卖了,以后就不再种地了。

婶反对,她说,咱们就指望着这点儿土地,指望着这头黄牛生活,地没了,吃啥?喝啥?万一以后年景能好点,多收点粮食,难关也就度过了。

叔没再坚持,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还得去求人家刘东财。

叔在人家干一年的活儿,原本定好的,工钱就是给几斗粮食,为今之计,也只有恳请刘东财他老人家按粮食的数量折算出钱来。

刘东财在这件事上,答应得很爽快,唯一的条件是,粮食的价钱由他决定,能折出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不论东家怎么去折算这点儿粮食,总算是帮了叔家的一个大忙,叔千恩万谢的点头,就差感激得涕泪横流了。

刘东财这个老东西,也许他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没过几天,他开始大肆的收购各地的粮食。

我这时才明白,秋收之前,他为什么又建造一座大型粮库,原来他早有预谋的。

镇里镇外的百姓,迫于税警的淫威,为了让粮食变出点钱来,不得已,都争先恐后地到刘东财家里来交粮食,尽管刘家的收购价低的有点可怜,但每天交粮的人几乎络绎不绝。

即便刘东财家后建的粮库很是宽敞,但不到半月时间,收购上来的粮食,已经基本上堆满了这间粮库。

刘东财见粮食收得差不多了,这老小子又开始进一步降价,价钱降得让这些乡邻叫苦不迭,有的观望一阵,迫不得已,也只好一咬牙,一跺脚,还得成交。

自打刘家收购粮食,也就忙坏了我们这几个长工。收到的粮食,按优劣等级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存放,百姓们几乎没有存粮,交上的粮食绝大部分是今年地里新收的苞米,这些苞米进库之前,都需要进行一番清理晾晒。

足足忙活了一月有余,我们才算把粮食倒运完毕。

这个时候,天气已然转凉,树叶开始随风阵阵飘落,那些泛黄的叶片,飘飘洒洒地落得遍地都是,没过几天,树上几乎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杆。

我不大喜欢这个季节,夏天天气热点儿,实在受不了,可以用一桶的凉水从头顶自上而下‘哗’的一声冲下来,那股凉意真正的叫个过瘾,也或者干脆就泡到村西的水坑里去,水坑虽然脏点儿,但毕竟是消暑的好去处。而现在这个季节,一天比一天冷,我身上过冬的棉衣,还是在我十五岁那年,婶子亲手为我缝制的,现在穿起来,实在是有点儿不合身,袖子短了,身量也短了,我一挺胸,肚脐以上的部分差不多都露出来。

海子曾笑我,说我穿的哪里是棉袄,简直就是女人戴的棉乳罩,你说这个狗日的邪不邪。

这些日子,听说外地逃荒过来的难民有好多,我听了之后,不由地暗暗摇头,远处的不说,今年在我们这个村镇附近,方圆至少百八十里,几乎尽遭旱灾,百姓们度日维艰,当地的乡亲已经是真正的难民了,难道还有比难民还难民的难民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