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她这样子,到叫赵霞不放心。
“怎么不叫你爸了?”赵霞语重心长,跟前些日子的状态完全不同,精神头就回来了,跟林长富也是有说有笑,“他再怎么坏总归还是你爸,哪里有你这么气性大的孩子,都不叫他了?”
要说林校心里的惟一难受点,那就面前的赵霞,明明知道林长富跟是个大坑,偏愿意沉在大坑里不肯出来,但凡说一句,就是为了她们两姐妹,不能叫她们两姐妹没了爸爸,所以林校还是挺埋怨赵霞。
林洁回家的次数比较少,两星期回一次,拿的生活费一个星期五十块钱,三餐都在学校解决,平时都是省吃俭用,能省着吃就能省着吃,还带小瓶子的槽方,有点辣的那种,一块多一瓶。
林校没理会这个话题,提着她的书,迅速地穿上皮鞋,还是双单鞋,她姐林洁穿过的皮鞋,她年少很少有穿过皮鞋,即使有,也是她姐林洁穿过,她妈舍不得买两双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能省就省点。
通常新衣服,两姐妹都是做的一模一样,就是颜色不一样,然后林洁穿得不能穿了,就留给她穿,要是以前的林校肯定不愿意穿旧衣服,现在的林校到是平实了许多,那些嫉妒她姐的情绪也少了,越要想起自己曾经的小心眼,她就越觉得上辈子的自己活得挺可笑。
总归是钱作怪,只能满足一个孩子的需求。
她去上学,并不知道赵霞叹了气。
林校包里放着钱,钱是随身带,不敢放在家里,生怕放在家里被林长富摸走了,尽管林长富并不知道她现在有挣钱,一个学期下来,钱越来越厚,——她都萌生是不是要去把钱存起来的念头。
她那么一想,心情就迫切了点。
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还特地去农村信用社,小镇嘛,也有国有四大银行,到后来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之外还进驻了好几家银行,但论方便的话,没有各处都用设点的农村信用社更方便。
但是到信用社,她才发现这个年头的信用社服务,并不如后来的好,柜台后的柜员都冷着张脸,好像存钱的人都是欠银行的钱,她到那里一问,柜员就冷冷地看着她一眼,然后才问她要做什么——
林校自然是问开户的条件。
“身份证。”柜员依旧冷漠脸,“小孩子别捣乱,要存钱叫大人来。”
林校确实想起来自己没有身份证,到明年她才做身份证,今年可做不了,她期盼地望向柜台,“能用户口本吗?”
“能。”柜台回答她,回答的非常简单,“快让别人办业务。”
林校的身后排了一队人,都等着办业务,她回头一看,讪讪地离开柜台窗口,走出信用社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地摸了摸了自己的钱,摸一下钱才能叫她感受到她确实有笔钱,因为有课,她不能像暑假那样每天能挣两小时的钱,而就光光做作业,每天也就十块钱,在期末考前一天,她已经挣了大约差不多140天,一共是一千三百多块钱这笔钱对她来讲等于是巨款。
还有平时赵霞给的一点点零用钱,大约一个星期也就五块钱,有时候五块钱都没有,她都放在一起,一毛都没舍得用,平时最爱跟同学下课时去买零食吃,她也不吃了,更别提租言情小说了,更不租了。
没了林长富的添堵,日子过得就特别的轻松。
林校晚上回去夜自修的时候,就想着好好复习,最近日子挺轻松,让她多少降低了点警觉性——
到夜自修放学时,陈明丽非得拉她走,没等她问明白是什么事,就看到葛冬莲跟李艳珠推着自行车等在学校大门口。
“明丽快去推自行车,快点——”李艳珠叫得很大方,丝毫不觉得她这么大声有什么,“阿校上来,上/我车,我带你,别慢吞吞的,快点来……”
“快点,快点,”葛冬燕也在叫。
这样的夜晚,似乎一下子就跟平时不一样了。
年轻朝气的面孔,极为欢快的活泼,让她们的面容都鲜活了起来。
☆、第015章
林校打心里不想去,鬼使神差似的,她就上了李艳珠的自行车后座,双手就实住她的腰,李艳珠有点胖,这一圈,就晓得她肚子上的肉很软,而这样的动作,林校发现自己像是做过无数次。
确实,在她的青春里,总是有许多埋怨的事,埋怨自己的轻狂,还有轻浮,还有对家里的厌恶,都让她在青春叛逆期里的路上一直作死。
三辆自行车,并排前行,这时候并不像后来路上有那么多的车,见的最多的都是自行车,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各种颜色的自行车,将路面交织成自行车的海洋,她圈住李艳珠的腰,往后看从学校大门出来的学生,即使再平淡的夜自修放学时光,还是让她觉得无比的温馨,心里更确定了要好好把握这个重来的机会。
“快、快,在那边,我看到了,看到了,快点转过去,快点转过去……”忽然间李艳珠叫了起来,声音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明丽,你快点跟上,速度太慢了!”
她就跟大指挥似的,指挥着。
“我比你还快,还说我慢!”陈明丽用力蹬了几下就到李艳珠的前面,比李艳珠还快地挤入左边的人行道,顺着人行道再往里面的小巷里转进去。
李艳珠也跟着转,葛冬燕与她并排,迅速地都挤入小巷,小巷能容得下三辆自行车并排,边上还有个小花坛,都种着花草,此时正值葱兰开花时间,花坛边上一圈的葱兰开着白色的小花,入了夜,花儿已经蔫蔫的了。
“人呢?”李艳珠没看到人。
小巷里有路过的人,但并没的她想要看到的人。
陈明丽来的最快,脸上带几许兴奋,把自行车停住,手指指前面,“往前面的弄堂进去了,要不要进去看看?”
“他家难道就住那里?”葛冬燕脸上就着一点儿疑惑,也停了自行车,“不要自行车进去了吧,我们走进去?”
入夜的小巷没有什么声音,两边都是五六层的楼房,算是小镇上最早发展起来的小区,并没有什么相应的小区配套设施,原来都是家属楼,是属于那些什么厂啦分配给员工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