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看点: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婚礼,光婚宴就办了300桌,聘请了军乐队、歌舞团来助兴,最后还鸣放了一个多小时的焰火。周路在黄樱的帮助下考入农垦学校花生油班,黄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面对现任丈夫的性无能,初恋小男友的痴情不改,黄樱左右为难。
《梦里花落》全文30万字已完稿,欢迎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联系qq562310338。
黄樱和林青松的婚礼举办得隆重而热烈,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婚礼。当天晚上,虹州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级宾馆——东湖宾馆一二三层大厅被包了下来,摆下了300桌宴席,各县、区、市直单位、工厂、医院、学校、新闻媒体等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林家的亲朋好友共3000多人参加了婚礼。宾馆前面的停车场上停满了各色各类各款轿车,黑压压一片,从上往下看,在霓虹灯的闪烁缥缈之中,活像趴在草地上的一群癞蛤蟆;门口两侧齐刷刷地站立着两排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乐队员,他们一会儿演奏着《迎宾曲》,一会儿演奏着《欢乐颂》。林青松的父亲——虹州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林高天、林青松的母亲——中州区政协副主席兼财政局局长张彩云、林青松和黄樱都笑意满面地站在门口迎接来宾。每层大厅均专门设一席,每席安排6人收贺礼、记礼单、发礼品,有的是以单位的名义送来贺礼,还得开发票。5部摄像机跟踪拍摄婚礼的全过程,在当时,这是绝无仅有的。
新郎新娘的礼服、婚纱镶嵌有珍珠翡翠,由本省雅丹妮娅蒂斯基纳服装名城的著名服装设计师郝丽丽小姐设计,每套1000元,这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珠光宝气的一对新人在众多嘉宾艳羡的目光中,按照中国传统的、结合西方时髦的、根据自己创意的仪式举行了婚礼。在主婚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声中,军乐队奏起了《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互赠了礼物,喝了交杯酒。
婚宴由本省10位名厨掌勺,每一位名厨负责30席,名菜名酒名烟,来宾大饱口福,个个吃得大打饱嗝,喝得舌根发硬,吸得口干舌燥。席中,虹州歌舞团的名角靓妞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博得了阵阵喝彩。他们演唱了当时最流行的《甜蜜的事业》、《知音》、《北国之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曲《丰收歌》的女子群舞把这场文艺晚会推向了高潮。
宴毕,来宾们在这座位于美丽的东湖边上的五星级宾馆里欣赏了精彩的焰火表演。霎那间,火炮齐鸣,响彻云霄,东湖上空百花盛开,艳丽多姿,亮如白昼。焰火鸣放了一个多时辰。
第二天,《虹州日报》的头版头条是这样报道这场婚礼的,标题为:领导率先垂范,婚礼移风易俗。正文的开头大体是说,昨夜,圆月东升,华灯初上,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在迷人的东湖边上,虹州的老百姓观赏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式婚礼,度过了一个欢天喜地的元宵佳节。
中间大意是,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林高天同志的儿子结婚了,林家人在林高天同志的倡导下,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崇尚节约,反对铺张,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不办宴席,不收礼金,不随传统,不赶时髦,不兴师动众,不浪费财产。林家人将办宴席的经费节约了下来,举办了一场群众喜闻乐见的婚礼文艺晚会,表现了党的领导干部与民同乐,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的高风亮节。晚会上,虹州歌舞团的演员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多才多艺的新郎新娘双双登台献艺,博得了群众的阵阵喝彩。他们演唱了群众最喜欢的《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甜蜜的事业》《知音》《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最后,一曲《丰收歌》的女子群舞把群众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整场文艺晚会推向了高潮。
报道最后写着,《丰收歌》以明快的节奏,将开镰收割的忙碌劳作的情景与江南女子的秀美矫健的体姿巧妙地结合起来,农家女身系着黄色的腰带,上下起伏抖动,分明是金黄色的滚滚稻浪,分明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象征着我市农业、工业以及各条战线的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象征着我市各族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正意气风发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奋勇前进!
这篇报道先后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