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后天大后天,天天大晴天。
大晴天回来,纵然是窃喜的那一瞬间,从心底划过的那又是什么?
我们一边摇头晃脑的装做大人,一边又不屈不挠的像个讨要糖果的孩子。
隔壁班那个男生穿了雪白的衬衫,挺拔得像是水洗过的桦木。擦肩过的时候,摇落一方清凉的味道。
你状似不经意的回头,视线过滤过周围纷纷攘攘的路人,剩下他。
但你是他的路人。
一生中遇过万千的路人中的一个,他的视线在你脸上不作任何停顿。你听到他说,走啊,去打球。
这是他的生活,与你无关。
但你还是喜欢,尽管这浮游不定的喜欢在心底打转,你还是透过走廊里大块的玻璃窗,看向被楼群遮挡的地方。
你笑,然后埋进书山里跋涉。
年少拥挤的时光里除了读书算题,还有一个小小的地方将一些青涩的萌动存放。
柠檬一样的清冽而酸苦。
初次看《似水年华》的时候,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并非完整将故事从头看过来,那时大概还同父母玩着伪作电视从未被打开的假像。
记得画面里郁郁寡欢的男子,在阳光扑满的桌上写字。他说,每个字都有影子。
大略是这么一句,我记了很久。
看到那个女子的离开,岁月老去。年老的男子手指瑟缩着拂过墙上阴刻的字碑,找到她的名字。
单单一个字,将年华埋葬。
还记得那个饮水如醉酒的女孩子,默默。
我们相爱,却离开。
片尾的歌曲里一句记得分明:我们沉默着束手,看年华似水流。
时光面前,我们再不舍得,也只能让它走。
写《青梅逐马》的时候,原本只是两小无猜的开始,年少的温暖。但是故事写到后来,已经脱离了掌控。写到半途,结局在心底越发丰满。
于是写起来越发难受,越是温柔的情感,越是不舍得。这篇文的雏形,是墨宝的番外。脑海里先有这样一个结局,才有之后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