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60(1 / 2)

少撸袖子上了,意思差不多一样,这开海禁充实国库,利国利民,还不伤国本,实在是好事啊!

这郭攸之这一班人,任由户部之人说上天,就是揪着祖宗家法的事情说道,任由户部之人说破了天还是说有违祖宗家法……

后来户部的人也恼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如今国库空虚,万一有啥事情,那都是你们这些人弄的幺蛾子,干的错事!

郭攸之当中有些人也有些心虚,说话的语气倒是没有以前强硬了,只是另外一些人依旧如是,甚至说的朝中的一些腐儒也跟着附和起来了,一时之间支持郭攸之的人倒是有不少。

只是这情形下,林墨和苏长风倒是依旧是不动声色的模样。

林墨也有些不耐烦,便看向苏长风道:“苏卿有何见地?”

苏长风看了一眼林墨,见林墨浑身气息有些躁动,便知道他也有些烦了,回话道:“开海禁自然利于国库,只是这祖宗家法也不不能不顾!”倒是将两方人的意见都表述了下。

林墨瞟了苏长风一眼,见苏长风依旧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中有些无语,下面呢!你就总结了下这些的东西?建议呢!意见呢!

苏长风注意到盯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唇角勾起,朝堂上自然不能直视龙颜,苏长风也一向规规矩矩的,直视既然不能直视林墨,便让林墨注意自己便好了!

“国库空虚朝中之人自然是知晓的,虽然先前朝中并无大事,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况且这海贸之事,陛下尽可以专门设个衙门管理海事!”

设个新衙门?一听到这话,朝中不少人眼睛亮了起来。

要知道朝中只有六部,但是每三年就会开一次科举,虽然这些进士一般都要到翰林院先干上三年,但这三年又三年,朝中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翰林学士,但这翰林学士虽然清贵,但是确实一点实权都没有的衙门,除了修书还是修书。甚至这修书还是要看人的,若是你不会钻营,这修书的差事甚至还落不到你的身上呢!

这些人出了翰林院自然要到六部甚至大理寺去,只是这去也不是好去的,要看你的才学,甚至你的家世亲族,毕竟六部的官位就这么多,没个优势,你能抢得到吗?

外任官自然也是去处,只是那些外任官又怎么能比的上在京城里,既能和上司亲近,又能时常见到皇帝,要知道简在帝心的人和皇帝叫不出名字的人,待遇可不是一样的。

因而这京中的职缺向来是受人追捧的,而如今苏首辅的意思是再弄一个衙门?那得多多少职缺啊!这下子,家中有子嗣在翰林院的,还有门生故吏的,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