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灵帝罢司徒许栩,以大鸿胪袁隗为司徒,迁袁逢为屯骑校尉,蔡邕为议郎。
同月,檀石槐之子和连亲率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五万之众掠夺雁门郡、上郡一带。
大汉朝野震惊。
“可恶鲜卑掠我子民,我大汉天威何在?!”灵帝苍白的双手拍打着龙榻道。
“主子,注意万岁之躯。”立在灵帝身旁的中常侍张让、赵忠谄媚道。
“皇上,今我国库空虚,实不宜开伐。鲜卑乃北寒之地,侵掠边地无非是掠些粮草以备过冬之用,实无占地之心。”太尉李咸道。
“皇上,太尉所言及是。可令边地百姓避入郡城,严守郡城,鲜卑人乃游骑,不善攻城占地。待其掠无可掠,自然北归。”司空宗俱道。
“皇上,再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昭我大汉天威,以感化其德!”司徒袁隗道。
“既然众卿议已决,就依众卿所言。”灵帝听闻鲜卑侵掠完边地就会北归,已经放下心,顿感疲倦,哈欠连连。
“退朝――!”赵忠马上喝唱道。
“主子,司徒袁大人求见”黄门令王甫极不情愿地向退朝后兴冲冲要赶去城外西苑的灵帝奏道,但也知道官宦世家袁家正得圣宠,得罪不起。
“传他上前见驾。”灵帝准备更换三公,以树廷议新象,迁袁隗为司徒是第一步。
“南海郡太守杨明借圣上之名敛财,大逆不道,请圣上治其罪。”袁隗叩首后递上密折。
“杨明?”灵帝以为袁隗是商讨北方事宜,听后不禁显出失望之色。但也奇怪司徒爱卿为何会管远在南方边地之事,于是望向王甫,显然已经忘记此人是谁。
“平叛扬州会稽的有功之臣,皇上月前升其官,赐其‘汉酒’、‘汉纸’等字。”王甫对袁隗所奏甚震惊,皇上所赐“汉酒”及“汉纸”等字与己关联甚密,绝不能让杨明出事。察颜观色后,知晓皇上并不反感此事,连忙将皇上与赐字捆在一起。
“最近可有杨明贪赃枉法的奏折?”灵帝约莫想起赐字之事,向王甫问道。
“无曾有。自从杨明上任以来,交州陆续恢复多年未有的上贡。”王甫俯首道,从而避开袁隗眼光。
“边地多事,北方事严,南方刚定,杨明既是平叛功臣,告诫即可。爱卿意下如何?”灵帝点明道。
“皇上圣明。”袁隗也是因袁熙与邺城甄家商讨合作被拒,而怀恨百货行及南海郡。明知告倒杨明是不可能的,但告诫他一番也算心满意足。
“黄门令,朕从中常待那里听闻,民间市场对朕所赐之字,趋之若鹜。可否有此事?”灵帝在袁隗走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