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截教是鸿钧道人手下三友之一通天教主所创。鸿钧道人手下三友:一友太上老君,二友元始天尊,三友通天教主。三人分创三教。
太上老君创人教。元始天尊创阐教。通天教主创截教。[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huixiaoshuo]
编辑本段教义
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再以此为基础,截灭与天道相背离的事物。
截教的主导思想是法自然,强调个人修行,注重神通修行,以动修静.下道唯德,上道无德.抛弃繁杂的道德观念,一切以本心待之。
典籍:《黄庭经》、《上清大洞真经》、《灵宝无量上品度人妙经》、《灵宝洞渊神咒经》、《上清无上混常日月经》、《灵宝五符序》、《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洞玄灵宝五感文》、《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升玄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章》等
编辑本段来历考证
《封神演义》的描写重心是不同教派之间的争斗。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而所谓的阐教与截教这两大教派恰恰是作者的杜撰。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所宠信的道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可能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截教”的名称则不知所起。
作者设想出一位鸿钧道人作为师尊(实际为道教大罗天),鸿钧道人“一道传三友”,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为截教教主。闻太师是截教门人,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他忠心耿耿,精忠报国,为平定内乱而南征北战。他不赞成杀伐过重。到朝歌见纣王,劝谏纣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一片赤胆忠心,真是可歌可泣!截教中的云霄娘娘,也是个颇有见识的角色。
阐教与截教的斗争,在本质意义上代表的是不同教派之间的斗争。维护教派尊严和地位,是截教门人与阐教作对的共同理由。这是道教内部的派别斗争在文学中的反映。截教门徒通常自称“炼气士”(也包括阐教中的少数人如云中子等),所以一般认为是明代道士得势的丹鼎派与被排斥的吐纳派之争,此外还包括南宗、北宗,天师道与全真教之争。
编辑本段截教势力分布
【碧游宫】通天教主(四仙剑,鱼鼓,紫雷锤,青萍剑),金灵圣母(四象塔,龙虎如意),龟灵圣母(日月珠),无当圣母,毗卢仙,灵牙仙,乌云仙(混元锤),金光仙,虬首仙,水火童儿,多宝道人,长耳定光仙,金箍仙
二十八星宿:角木蛟,斗木豸,奎木狼,井木犴;尾火虎,室火猪,翼火蛇,觜火猴;斗金牛,鬼金羊,娄金狗,亢金龙;箕水豹,叁水猿,轸水蚓,璧水蝓;女土蝠,胃土雉,柳土獐,氏土貉;星日马,昴日鸡,虚日鼠,房日兔;毕月乌,危月燕,心月狐,张月鹿
【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八卦龙须云光帕,太阿剑),碧云童子,彩云童儿,一气仙马元(应是在石矶死后占洞府)
【九龙岛】四圣,王魔(狴犴,剑,开天珠),杨森(狻猊,开天珠),高友乾(花斑豹,混元宝珠),李兴霸(狰狞,锏)
【九龙岛】吕岳(蓝面三眼,赤发獠牙,三头六臂,形天印,瘟疫钟,定形瘟,指瘟剑,列瘟印,瘟癀阵,瘟癀伞),周信(头疼磬),李奇〔发躁幡〕,朱天麟(昏迷剑),杨文辉(散瘟鞭),郑伦(降周前曾认吕岳为师),陈庚,李平(吕岳之友,来历不明)
【东海,金鳌岛】菡芝仙(风袋),秦完,彩云仙子(戳目珠)
【东海,白鹿岛】十天君(秦完,赵江、董全、袁角、金光圣母、孙良、白礼、姚宾、王奕、张绍)
【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神鞭,黑虎,定海珠,缚龙索),陈九公、姚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