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拙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上临危崖,不易攀登。所以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
即使全是传说,不过终究是留下了许多其他名山没有的气质和韵味。这是一个适合修养身心的地方。
未能抛得山东去,一半勾留是崂山。黄昏的崂山,峰峦峻岭,落日夕阳,映红了这座颇具传奇色彩的奇山。一个约莫二十三四岁的青年笔直地站在崂山脚下,怔怔出神,修长的身躯,俊逸的相貌,尤其是那双漆黑,时刻透露着精光的眼眸,给人一种异样的味道和魅力。只可惜却有着病态的苍老,脸色微微有些苍白。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灵魂,便没有半点吸引,他身边的人来了,走了,聚了,散了,他都没有动静,只是望着夕阳下崂山拳馆的那个方向。不乏水灵惊艳的美女,珠光宝气的富婆从他身边经过,却没有谁对他有点什么想法。
等到夕阳彻底落幕,夜色降临,此时的崂山异常的宁静,没有白日的喧哗,显得有些萧索。青年叹了口气,终于回过神来。涣散的眼神徒然有了焦距,精光内敛,坚定而执着,带有倔强,藏有不挠。似乎下定了很大决心的他向前迈去,一路慢行,沿着这条蜿蜒山路缓缓行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崂山很有名,毕竟曾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蜿蜒小道四周也修剪得很整齐,杂草很少,视野显得很开阔。青年很悠闲,脚步不温不火,一路闲庭漫步,大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虽然是夜里,但也并不能遮挡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风采。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说明朝有一个姓冯的人,武术最好,以保镖为业,奔走南北,享有盛誉,所到之处,没有敢和他交手的,平日不携武器,只手持两铁丸,百发百中,人称冯铁丸,一生只凭武艺闯荡江湖,人人都要避其锋芒,但却接连败于崂山,可见盛名之下皆非凡庸,今夜定要见识一番,也不枉崂山一行。”青年口里喃喃道,身上散发出一股勇往直前的强大气势。步伐很坚定,眼神很执着,嘴角勾勒出一个邪邪的笑意。
浓浓的战意散发开去,卷起一股股和煦的微风,吹动着路边的杂草,发出一声声呼呼的嚎叫,如一只猛虎撼天的怒吼。
“如今我一身武功已入化劲,领悟虎豹雷音,隔空一寸打,劲风能伤人于无形,心意六合拳也得其精髓,易骨,易筋,易髓,一身功夫渗透进骨髓里面,虽比不上孙禄堂的大宗师境界,但也相差不远了。”短短二十分钟,青年来到一栋庭院前,借着微弱的月光,依稀可以瞧见大概的建筑轮廓。
“崂山拳馆!”青年抬头看了看一块门口的牌子,信步走了过去。
这个崂山拳馆,场地并不大,好像是几个普通的院子扩建成的演武场地。古老的青砖地面上摆放着石锁,水缸,掉着几个零散的沙袋,除此之外,还钉了一排半人高的梅花木桩,以及一排兵器架,架子上插着几个大杆子,红缨长枪,以及没有开锋地铁皮刀。
虽然是夜里,但院子亭廊台阶上,三两个老人,带着几个年轻人钉在地上,双手环抱,身子一起一伏,这是正宗的马步。
这是个有真功夫的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