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南的座车与三百名骑兵星夜飞驰,赶回安邑。第二天入夜,妇南一行已经进入安国境内。道边的农家都住满了来自安邑的难民,哭声震野。所幸安国的民风淳厚,虽然没有官府督促,农村的耆绅都能自发组织农民赶到安邑救灾,并且让难民暂且安顿在自己家中。耆绅们又自作主张打开官仓放赈,因此获救的平民数以千计。不过,持续两天的余震仍然使幸存的安人恐慌。
第三天早晨,妇南赶往安邑,只见整座城邑已经完全消失,成为一片平静的湖面,湖上还飘着许多浮起的杂物。看到经营三十年的心血一夕消失,妇南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悲恸,痛哭失声。妇南带来的士卒也随着年迈的安侯哭成一片。岸边幸存的生还者看到妇南,立刻聚拢在妇南身边,争着对妇南叙述陷城的故事。
据说,城陷的那天晚上是个月圆之夜,巢湖的水位特别高,上半夜发生多次轻微的地动。那天傍晚,安邑各家各户的狗不断哀嚎,各种牲口也都暴躁不安。精细的人们发现城中蚂蚁密密麻麻地向城外爬去,密集成一道黑线。事发之初,远方传来隆隆的闷响,然后是地牛翻身,引起一阵剧烈的地动天摇。突然之间,整个大地坍塌,所有城内的房舍也顿时被摧毁。因为宵禁,城内居民大多在熟睡之中埋身于坍毁的房屋之中。紧接着是浩大的水声,巢湖之水漫天扑来,淹没了整个城邑。幸存者绝大多数住在城墙外的姥山,姑山与鞋山。只有少数人在大水重压一击之后仍然存活,奋力浮出水面。但他们多已经口鼻出血,如同遭巨石辗过。
幸存者说,有一位住在姥山,平常摆摊买锅焦(锅粑),被众人称作”焦姥”的老婆婆,在这个晚上号召起姥山的青壮,伐下山上的竹木编成木排,连夜救人。但是余震激荡的湖面波涛汹涌,有如沸腾的开水。但焦姥义无反顾,带头率领儿女将木排推下湖救人。虽然湖中的大浪很快吞噬焦姥一行,但是姥山上的居民受到焦姥的感召,也纷纷下湖。正在此时,风霁云开,满月照亮湖面,而湖面上的波涛也顿时平息。因此而获救的人数以百计。
千余年之后,焦姥在传说中被形容成小白龙的恩人,因而能在龙王的愤怒下救出巢州的民众。姥山今日犹存,为巢湖湖心中的一个小鸟。后人为了纪念焦姥的义行,将姥山诠释为焦姥的化身,而巢湖也因此有”焦湖”之称。
妇南出征时带走城中大部份贵族,而留在城中管理国政的贵族则无一幸存。因为贵族们的住宅产业多半在城中的精华地带,是大水首先吞噬之处。不过安国在妇南三十余年的教化下,民风淳厚,所以能在大灾之中充份发挥互助精神。幸存的老弱与湖中救起的伤员被救灾的民众自发转送城郊未遭大灾的乡间,而由乡间赶来的青壮则札起木排,在余震不断的湖面上救人。
妇南派出使者,召回淮河岸边福婆的部队返回安邑救灾。因为安国的宗社已经沉没,所以妇南只能征用一座乡间的贵族宅邸,供奉草草刻成的牌位,向祖先与四方神灵献祭,并且思考此次出兵的道德合理性。在妇南看来,安邑的陷落必然是上天对此次征商作战的震怒。武丁虽然失政,但还没有到鬼神共愤的程度。自己以亲情而出兵,确实是失德之举。安邑的沉陷正是上天的严厉遣责。
在安邑陷入湖中之后第十日,妇南召集幸存的贵族与人民,宣布自己的失德,承担安邑陷没的责任。安侯派出使者,向武丁报告整件事经过,以及自己意图起兵攻殷之举,等待武丁降下惩罚。但是对妇南打击最大的,则是公子甲的迟迟未归。妇南反复回想公子甲当天渡河的情况,相信公子甲必然已经陷身淮河。若不是为了领导残余人民救灾,妇南早已跃入巢湖。
然而,就在信使出发之后的第十六日,公子甲奇迹般的回来了!
公子甲在渡过淮河之后,就被武丁预先布署在河岸的游骑俘虏。武丁早已猜到妇南可能在激动中举兵造反,所以派出密探尾随祖丙一行暗中潜入安国,早已掌握安国征兵的情报。在安邑陷入巢湖的奏报传到商廷时,武丁对借机诛除公子甲的计谋更为悔恨。虽然妇南在奏章上诚恳认罪,认定这全是妄行出兵的天谴。但武丁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愚行,也不致激反安侯。而上天之陷没安邑,岂能说不是对他武丁个人失政的谴责!
武丁来到殷人最崇奉的先帝王亥的宗庙,向先帝默祷整整两日。两天之后,武丁召见公子甲,让他率领装满粮食与皮革的牛车一百辆,越过已经冰封的淮河,赶回安国赈灾。武丁同时交给公子甲免罪的诏书,让他一并带回安国,向安侯宣达。
妇南匆匆展开帛书:”兹示安侯,予一人不重伤,尔众其走,不刑尔众,不灭尔社”。
(白话:朕于此告知安侯,朕不会再重复伤害安人,你要率领你的臣民离开,我不会对你的臣民加刑,也不会灭绝安国的宗社)。
“不重伤”是商朝人的骑士精神。在作战时,武士不应对已经负伤的敌手再施伤害,以体现仁心。不过妇南必需自我放逐远地。妇南知道,这是堂兄的善意,自己的远行可以避免朝中汹汹议论迫使武丁进一步降下重惩。
此时安国的平民只剩下一万余人,包括随妇南出征的将士。而安国绝大多数的奴隶都属于贵族,所以多与贵族一道随着安邑陷入湖中,只剩妇南带在军中的五千名奴隶。大灾之后,若要举国迁徒,必然造成人民的流散。安邑的沉陷使妇南失去作如此重大决断的自信,为了探知天意,妇南命公子甲举行一次占卜,询问上天,是否要依据武丁的意旨举国远迁。公子甲的卜辞是肯定的:
甲辰卜,甲,贞卜若兹。不即,其大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