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她陡顿截断了他的话,目光冷厉地射过来,“这些都与你无关。”
“是。”他低下了头,臣服的姿态。他反应得如此之快,乃至于让她觉得烦躁。
“本宫不会让徐国有那样的一天。”她站起身来,冷冷地道,“本宫宁愿自裁,也不会毁了徐国。”
他低着头,叹息般地道:“殿下,在下伐楚的提议,便是诚心为您的未来着想啊。若世子将来同您——您总要有力气自保。”
她再不想听,径自拂袖而去。
***
公主车驾回到岑都的那一日,徐国世子徐醒尘来到了西城楼上,亲自迎接妹妹入城。
徐醒尘除了带兵出征外,很少抛头露面,若不得不出面时,也往往身穿盔甲、头罩面具。据说这是因为他十三岁首次随楚王出征南吴国时被南吴世子一剑割伤了面部,从此他便再不肯让人看见他的脸。但也有人说,其实那南吴世子将死之躯,根本伤不到徐世子,那一剑之伤很快就愈合了,徐世子仍然是英俊倜傥的好相貌……
徐敛眉在马车中一言不发,柳斜桥骑马在旁,行入城门时,他抬头望向城楼上那个沉默的身影,那个徐醒尘,整个人都藏在重重甲胄之下,只在冷铁之间露出一双深而冷酷的眼睛。
他其实看不清楚那双眼睛,但他对车中人说:“世子的眼睛与您很像。”
车中人没有接话。
第14章酒杯中
柳斜桥仍然住回了宫中的鸣霜苑。在他以公主救命恩人的身份扬名徐国之后,这样的安排便激起了许多议论。其中最是言之凿凿的,便是道徐公有意将公主许给他,让他成为公主的第六个丈夫。
柳斜桥恍如未闻,回来之后,他先是好好地喂了一番兔子;然后找出一套赴宴的新衣。
那是丰国制式的衣衫。青色长襟,靛蓝箭袖,衣衽比徐国的要高一些,上面暗绣着大片大片的菖蒲花。他穿着这样的衣衫去了宴会上,当即引来了无数人的注目。
徐敛眉在大殿遥远的彼端站了起来,目光朝他投射过来。柳斜桥一步步走上前去。徐公果然来了,不知是病还是懒,斜斜地倚着至高处的软罗金榻。他能感觉到这个老人也在打量着他。
徐公确实在打量着柳斜桥。俄而,他对身边的女儿道:“此人不好,有戾气。”
徐敛眉抿了抿唇,不说话。徐公知道她又犯了犟,只有叹口气。
待走到距离丹墀上的主位数丈开外,柳斜桥停步,而公主举起了酒杯,“柳先生单枪匹马勇闯繇城,救本宫于水火之中,千钧一发之际不改其节,本宫须同众卿一起,敬柳先生一杯。”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不软不硬,但在这刹那寂静下来的大殿上,好像还激出了数重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