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秦文廉想起被日本人临时修改的协议,内心顿然痛苦起来,喝了口酒,埋下头不说话了。
郁国华语重心长地说,“文廉,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可不是儿戏。更何况你是在与虎谋皮,饮鸩止渴。千万别一失足成千古罪人啊。”
秦文廉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已经有些喝醉了,踉踉跄跄地站起来,说道,“国华兄,目前的形势是战必败,败必亡。也许我会成为千古罪人,但我也要走这一步,而且我现在已经是过河的卒子,回不了岸了。国华兄,我要告辞了。谢谢你还认我这个老朋友,还能听我唠叨几句。”
郁国华起身就要送他,“文廉,以老朋友的身份,你什么时候来我这里我都欢迎。但你要执迷不悟,谁都帮不了你。”
秦文廉将郁国华拦在门内,“国华兄的心意我领了,我要回去了。明天,我还要去沪江大学为新政府演讲。但愿我此番操劳,能够修成正果。告辞。”
郁国华在窗口看着秦文廉离去,看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便衣,想起昔日那个飒爽洒脱的秦文廉,心中不由黯然起来。
秦文廉因了协议的签订而喝闷酒,小泉和石井同样在喝酒,只不过他们喝的是庆祝的喜酒。不仅如此,酒到深处,他们还自我陶醉地跟着广播唱起日本民谣《插秧歌》,小泉一边唱,一边做着插秧的动作,像舞蹈一样。唱毕,小泉坐回了榻榻米上,又喝了一杯酒,说道,“我小的时候,每年春天,全家都唱着这首歌在水田里插秧。那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石井君,我们在中国的战争不会持续很久了。我们将很快回到日本,战场上的孩子们也会回到父母的身边。又可以过上以前那么快乐的日子了。因为,我们和汪精卫正式签订了一个协议,这意味着汪精卫马上就要成立新的中国政府,他将取代重庆的蒋介石政府。这样我们最终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就不远了。”
石井认真地问道,“大佐,汪精卫一定会取代蒋介石成为中国的领导人吗?自从长沙会战皇军进攻不力以来,蒋介石在老百姓中间的呼声很高啊。”
小泉笑道,“石井君,老百姓都是乌合之众,他们就会跟着瞎起哄。汪精卫的政府不打仗,不死人,我们的军队在前线再打几个胜仗,加上秦文廉这样的政客学者去宣扬,用不了多久,汪精卫的呼声就会超过蒋介石的。石井君,为了配合汪精卫政府的政治攻势,我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要看住那些参加签约的中国人。不能让他们将协议的内容泄露出去。”
石井疑惑道,“看住他们?小泉大佐,协议里边都写了什么内容?”
小泉摇摇头,“这些内容连我都不知道,据说双方约定是永不公开的。但是一定是对我们大日本帝国大大地有利。如果泄露,那么中国人就不会拥护汪精卫了。另外,参加签约的除了汪精卫还有另外几个中国人,军统一定会想办法来渗透的,所以对这些人要不间断地监视。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非常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