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非常不满于一些人对他的成功而强加的指责。有人说《物种起源》的成功表明“这种思想本来是众所周知的”或“大家早就准备接受这种思想了”。这种说法让达尔文很受伤,他很委屈地辩解道:“我偶尔接触过一些自然科学家,碰巧没有一个像是怀疑物种不变的。甚至赖尔和胡克,虽然他们都乐于倾听我的观点,但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表示过赞同。我曾经向一些有才能的人一次或两次解释我的自然选择观念,但完全以失败告终。”
这一辩白是在告诉大家,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包括一些高水平的专家都不相信物种是变化的。因此,在自然选择理论的论证和宣传推广方面,《物种起源》绝对功不可没。
当然,《物种起源》第一版时还面临着另一个批判,当时达尔文没有列出那些包括他祖父在内的进化理论的先驱者们,此种批判避开学术争论而摆出了道德姿态,把达尔文搞得很难看,后来不得不在第三版中加进了一个简要回顾,列出了三十多位学者有关生物进化的一些拉拉杂杂的观点。虽然仍被别人指来说去的,但总算挡住了一些口水。
无论如何,《物种起源》出版了,并且成功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各色人物怀着各种目的都在看这本书,他们给出的反应也当然各不相同。很多典型的反对意见将在后面陆续讨论到,这里先介绍一下中国人熟知的几位伟人对进化论的态度。
唯物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最快的速度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马克思曾给恩格斯写信提到了这本书,说这本书虽然写得很粗率,文采一般,但为了阅读这本书,“粗率的英国式的阐述方式当然必须容忍”,因为它可以为唯物主义的观点提供必要的自然史方面的支持,并给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
江湖传说,马克思曾向达尔文题赠了《资本论》第二卷,不过为了压低马克思的地位,人们说达尔文拒绝了马克思的好意。可惜这个传说缺乏根据,因为达尔文收藏有一本马克思送给他的《资本论》。在扉页题字中,马克思称自己是达尔文的“真诚的钦慕者”。可惜的是,达尔文看不懂德语,所以并没有阅读此书。
但马克思对进化论的社会价值仍抱着谨慎的态度,所以他反对把自然选择概念引入到社会主义学说中。这一点他和恩格斯的意见是一致的。
《物种起源》出版不到一个月,1859年12月,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表扬达尔文写得好极了,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著作。恩格斯认为,这本书可以一举击倒目的论,“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此后,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不停地提到达尔文的作品,并继续不吝给以高度评价。很明显,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观对于计划建立一个无神论的政治体系的马恩等人来说,在理论上是极有帮助的。无论达尔文本人意愿如何,达尔文的理论本身无疑是者对抗有神论者的天然盟友。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正确指出:“不管这个理论在细节上还会有什么改变,但是总的说来,它现在已经把问题解答得令人再满意不过了。”“机体从少数简单形态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一直到人类为止的发展系列,基本上是确定了。”并且,恩格斯还从专业的角度展开了一些探讨。他认为:“由于过度繁殖的压力而发生的选择,在这里也许是最强的首先生存下来,但是最弱的在某些方面也能这样。”“由于对变化了的环境有较大适应能力而发生的选择,在这里生存下来的是更能适合这些环境的。但是,在这里这种适应总的说来可以是进化,也可以是退化,例如,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总是退化。”
百科全书式的恩格斯用他那超级脑袋扫描《物种起源》时,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恩格斯曾明确表示,他虽然同意进化论,但对于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意义仍持保留意见,他认为这一理论还很不完善,因为达尔文没有强调生物协作的重要性。恩格斯甚至极具专业眼光的指出:“达尔文在说到自然选择时,并没有考虑到引起单个个体变异的原因,也没有清楚地说明这种个体的偏离怎样逐渐成为一个品种、变种或种的特征。”虽然恩格斯不是生物学家,但毫无疑问,这个聪明的大胡子的判断是正确的。
不过恩格斯也对达尔文的理论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表达了严重的不满,他指责达尔文的“全部生存斗争学说,不过是把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竞争学说,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社会搬到生物界而已”。“变完这个戏法以后,再把同一理论从有机界搬回历史,然后就断言仿佛已经证明这些理论具有人类社会的永恒规律的效力。”为此,恩格斯抨击达尔文“是蹩脚的自然科学家”。但这并不妨碍恩格斯把进化论与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其实在这里,恩格斯表达了一种担心,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担心,而事实证明,恩格斯的担心是完全有根据的,因为斯宾塞(herbertspencer)所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当时已相当的有市场。斯宾塞们明确指出,穷人是社会中的“不适”者,应该被自然淘汰掉,所以政府不必施以救助。
恩格斯认为生物间的关系很复杂,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而不能一概用生存竞争来加以解释。这也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核心之一吧。可惜根据天堂理论弄了一个人民公社,却仍然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理想的高尚不会天然地带来人格的不俗。
列宁在1894年也及时地认识到,达尔文的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