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十几年前,阳宁太守赵荣,受奸人陷害,丢官罢职,气怒之下,撇下夫人,一儿一女,一病归天。幸有家人马润田尽心照料,一家人扶枢回归故里原籍。行到和清县,遇山贼抢劫,一家人被冲散,最后检点,不见了女儿赵姬和家人李旺。
赵姬跟着家人李旺,随一伙人来到和清县城。找不到家主,李旺贼心顿时,借口带赵姬回原籍,奔另一个方向而行。来到这晏州府,银钱用光,就想把赵姬卖掉。访得烟花巷王妈家要讨养女,遂引赵姬与王妈相见,与王妈商议好,假称王妈是其至亲,让赵姬暂时寄顿他家,赵姬应允,遂将赵姬五十两银子卖给王妈。
赵姬知晓实情后,放声大哭,被王妈恩威并用,只得在王妈家住了下来,称王妈为妈妈,改名为美娘。王妈请人教她吹弹歌舞,无不精通。长到一十五岁,娇艳非常。王妈让美娘接客,美娘坚决不肯。王九妈心里又恼她,又不舍得难为她。
偶然有个林员外,情愿出三百两银子,与美娘破瓜。王妈心生一计,与林员外商议,找几人将美娘灌醉,林员外趁美娘不醒,与美红破了瓜。林员外那对象比常人粗大,美娘疼痛醒来,知道破了身子,将林员外撵走,自怜红颜命薄,无声垂泪。美娘哭了一日,茶饭不沾。从此托病,不肯下楼。
王妈又找了个巧嘴婆,巧言令色,劝美娘接客赚钱,争取早日赎身从良,美娘无奈,只得认命。自此有客求见,主动相接。渐渐名声传出,访客如云,需得预约,才得相见,遂成怡红院的头牌。王妈得了许多银钱,自是满心欢喜。美娘也留心要拣个知心着意的从良,急切难得。
昨夜见了春晓,不觉心神荡漾,春晓急急出走,心中甚是空落,早晨坐在房中,听得外面沸腾,竟遇一恶人。这晏州城里有个王公子,父亲为庆州太守,哥哥也在晏州府衙当差。家里有钱有势,王公子霸道的厉害。平日里喜欢赌钱吃酒,三瓦两舍走动。
闻得美娘之名,未曾见面,屡屡遣人来约,想要嫖他。美娘闻他人品不好,不愿相接,几次都借故推辞。这王公子也曾和帮闲们到怡红院来过,都不曾见面。这日王公子先派人访的美娘在家,遂领着十余个恶奴,来接美娘游湖。不由分说,教家人将美娘从房中拖出,嘴里乱骂一气。王妈见势不好,只得躲在一旁。
王家恶奴拖着美娘,出了怡红院,不管她弓鞋窄小,望街上飞跑。王公子在后,扬扬得意。将美娘放倒马上,直奔荷花淀。美娘十岁到怡红院,王妈拿当宝贝供养,何曾受过这般凌辱。上了船,独坐船头,掩面大哭。这王公子见了,恼怒异常,一把交椅,朝美娘而坐,恶奴侍立于旁。一面分付开船,一面斥骂不止:“小贱人,小娼妇!不识抬举!再哭,就给我打!”美娘那里怕他,犹自啼哭不巳。
船至湖深处,王公子分付摆酒,又分付家人:“叫那小贱人来陪酒!”美娘抱住了画舫栏杆,那里
肯去,只是嚎哭。王公子觉得没兴致,吃了几杯淡酒,亲自来扯美娘。美娘双脚乱跳,哭声愈高。王公子大怒,教恶奴拔去簪珥,撕脱衣服。美娘蓬着头,急跑到船头上,纵身跳入水中。
春晓听罢,欲寻王公子晦气,被美娘劝阻。急命船家靠岸,寻一乘暖轿,自己步行将美娘送回怡红院。王妈闻得美娘回来,急来照应,闻美娘哭诉经过,将王妈惊出一身冷汗,不想王公子竟如此狠辣,差一点叫自己将多年的心血,连本送掉。对春晓倍加感谢。
美娘换的衣服,梳妆打扮出来,不愿春晓离开,“公子的相救之恩,未及报答,这一走,到叫奴家成了不义之人,哪怕吃杯素酒,亦是奴家的一片心意。”春晓遂道:“美娘,这里非是你久留之所,况且你还有亲人在世上,你可否愿意从良,得个善终?”美娘道:“公子,奴家早有此意,一则赎身之钱尚不足,二则故籍遥远,不得亲人音信,三则尚未寻得可托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