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使初生
却说高山深处的一株桃树上,孤零零长了两片又长又浓绿的桃叶,只结了一个桃子,已不知道结了有多长时日,本来是硬硬的毛桃,近日忽然变得红红的大大的,极惹人怜爱。却见那株桃树生在悬崖峭壁之上,樵夫猎人欲摘不得,只得望桃兴叹。偶尔有鸟雀发觉,飞去觅食,刚刚触及,未及张嘴,那桃却发出一股电流,那鸟儿顿时栽落下来,触地而亡。
此山附近有一座五庄道观,里面有一位神仙,名叫镇元子大仙。
一日,他忽然对弟子说:“也不知咋回事?近来觉得有些心烦意乱,想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你等看好道观。”众弟子齐声说:“知道了,师父。”他驾云外出,刚离开道观不几步,发觉悬崖峭壁上隐隐有红光闪现。他觉得奇怪,降低云头,仔细一瞧,才发觉是一棵桃树的果儿在闪光。那果见得他近了,竟然发出吱吱的声音。镇元子大仙笑说:“原来却是哪位神仙投胎于此。看来与我极为有缘。”他伸手摘下桃子,下地后将桃子放在地上,那桃子顿时触地即化为人形,有十二岁幼童那么高大,看起来却是英俊洒脱。镇元子大仙说:“你结在上面有多少个年头了?”那小童子说:“我不记得,只知道经过十二栽霜雪。”镇元子大仙说:“看来你降生有十二个年头了。今日忽然放光,看来也是与我有缘。既是与我有缘,那就随我去到道观修行去吧。”那童子叩头称谢。
回到道观,众弟子见镇元子大仙带回来一个小童子,都觉得好奇,纷纷围着小童子观看。那童子在众人的围观之下,脱脱大方,只顾左右观瞧,并不理会众人那奇异的眼光。有个徒弟问镇元子大仙:“师父,这个小童子是从哪儿来的?”镇元子大仙说:“山上的野果变的。”徒弟们嘻嘻笑起来:“果子变的?师父在说笑吧?”镇元子大仙并不理会,叫人摆设上香烛灵位,对着灵位拜祭后就端坐于旁边的椅子上,叫童子过来参拜。那童子倒也听话,扑通一声跪倒:“弟子参见师父。”旁边有徒弟把茶盏递给那童子,童子不晓其意。旁的人说:“拜见师父就要敬茶呀。师父接过喝了,就表示收你为徒了。”童子顿时明白过来。一把接过,高举过头:“请师父喝茶。”镇元子大仙接过,并不急于喝,问那童子:“你为什么参拜我呀?”那童子不假思索的说:“为辽阔的天地吧。”镇元子大仙一惊,暗忖:这童子下界,看来并不是单纯的转世投胎而已,为了辽阔的天地。这是多么崇高而又厚重的任务啊!当即镇元子大仙神色凝重起来,离座起身,双手相托:“弟子请起。”旁的人见了,都觉得惊讶:师父今日是咋的了?以往收徒弟从未起身相托,今日却如此例外。镇元子大仙说:“你有没有名字?”那童子说:“初生懵懂,不曾有名。”镇元子大仙用手一捋胡须说:“既然还没有,师父就给你起一个吧,”他沉吟半响,说:“既然你遇道时发出红光,人又乖巧灵秀,就叫靓红儿吧。”那童子高兴得蹦跳起来:“我有名字啦,我有名字啦。”
第二日开始,镇元子大仙教授打坐练功之法。镇元子大仙说:“使人的意志和精神盛大可以效法五行中的龙仙。旺盛的精神中积聚有神、魂、魄、精、志五气,其中神气是居于首位的,心是神气居住的地方,德是人的本原。养神的途径,归于道。道是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是道的开端,万物的创建,天地产生,都源于道。包容无形化育万物之气,在天地之间生成,不见形迹,不知其名,是神灵之气。所以道是神明的本原,也是变化的开端,所以能够养育五气,心能够纯正,于是术就自然产生。术,是心气的通道和所居住的地方,神气是心的使者,沟通内外。口、鼻、耳、眼、二便等九窍,目、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等十二舍、是五脏之气的出入口,心则是其总控制器。道本是由天传授到人间的,那些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就是真人。真人,与天合为一体。而知晓道术的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是称作圣贤的人。圣贤的人通过类推而明道。所以人产生在天地之间,是无为自然的作用,人诞生之时就从物而化。人认知事物加以分类在于九窍,假如根据九窍还不能知晓而陷于迷惑,术就不通、、、、、、”
众弟子皆专心勤奋听讲,唯有靓红儿在位置上蹦蹦跳跳,如同一只欢喜的鸦雀一般。旁边的人难得清净,纷纷侧目,靓红儿却不置可否。镇元子大仙有事离去。一个师兄对靓红儿说:“小师弟,你就安心一点儿好不好?你这样嚷闹,我们如何练功呢?”靓红儿答应下来要保持安静,可过不了一会儿又开始蹦跳。待会儿镇元子大仙进来。众皆相告。镇元子大仙说:“他是幼童,怎比得你们年长?你们要让着他些。”众人只好不再说什么。镇元子大仙说:“靓红儿啦,你既然投师学艺,就应该听从师父的话。”靓红儿说:“是的师父。”镇元子大仙说:“在学习的守候呢要保持安静,要专心凝神听讲,不可大声嚷嚷,否则既影响他人也耽误自己的学习。”靓红儿说:“是的师父。”他立即安静下来。可过不了多时又开始蹦跳。众皆皱眉,唯独镇元子大仙如若打坐一般安静。
一连过了五六日,靓红儿依然如故,有弟子悄悄的向师父说起。镇元子大仙说:“他在旁边闹,你在一边打坐入定。如在闹中能够静心下来,这也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