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世新生
佛祖说:“如果诸位菩萨,只取高度寂静的观法,由于寂静产生出了慧力,就会永远断除烦恼,最终定有成就。这样,不用离开自己修习寂静观法的坐垫,便会进入到涅槃境界。这种菩萨的修习方法,被称为单修奢摩他。如果诸位菩萨,只取观察万事如同幻化的观法,由这种观法而产生的犹如佛的力量,发起种种变化世界和种种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彻底地修习菩萨妙行,依靠清净圆觉秒性而不会失去得到的寂静念想和种种寂静智慧。这种菩萨的修行方法,被称为单修三摩钵提。”
却说山洼高处,有一户农家,姓李。男的是个忠厚老汉,终日以务农耕作为业,女的在家勤织。二人年纪大了,却未曾生育。二人多次携带香烛,到庙里烧香拜佛,乞求增添人丁。这一日他二人又到庙里诚恳拜求。女的泪流满面的说:“恳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让我们李家添人进口,延续香火。”男的将头在地上磕得咚咚直响:“求菩萨保佑别让我断后啊!要是我断了后,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啊。只求能够生得一子,无论男女都好啊。”女的说:“只要能生得一后,我以后每个月都来庙里烧香拜佛。请菩萨保佑啊。”两人咚咚的叩头。只听得菩萨说:“回去吧,佛会保佑你们的。”二人听毕大喜,赶紧连连叩头:“谢谢菩萨,谢谢菩萨。”然后爬起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中午时分,男的到地里去耕田,女的在家织布。忽然这女的觉得肚子疼痛难忍,就叫隔壁的张二去田里叫自家男人回来。那男人慌忙火气的扔下牛赶回家里,刚到院落里,只见一只金鹏在屋顶盘旋,从那金鹏的背上徐徐落下一个圆球样的东西,闪着红光,坠向屋中。顿时,整座房屋闪耀金光。那男的不禁呆立着发愣。那金鹏在屋顶盘旋几圈,就飞走了。
男的正在发愣,忽听屋里的女人唉唉的叫。他赶紧进去一瞧,只见女人的肚子隆起好大。他惊了一呆:“妈呀!咋回事啊!我刚出门,你的肚子就咋大成这样了?”女的痛得直不起腰,吼叫说:“还不快去请隔壁的杨大妈。”男的顿时反映过来,赶紧一道烟跑去。不一时,搀着杨大妈急急赶来。却见那个肚子隆得更大。杨大妈手忙脚乱起来。男的出到外边等待消息。不一会儿,只听屋里传出哇哇的哭声,男的激动得簌簌泪流,终于有香火啦!杨大妈说:“生了,是个男娃娃。”老汉激动的说:“生了就好啊,崩管他是男是女,都是我家的传后人。我都喜欢。”
过了几日,老汉对女的说:“怎么这么怪呀!我才去田里一会儿你就要生了,人家都是十月怀胎呀。而且我回来时见屋顶有一个大鹏鸟在屋顶盘旋。”女的嗔怪说:“傻瓜,这都不懂,这是观音菩萨送给我们的宝贝,你忘记那回上香观音菩萨说的话了吗?”男的说:“是呀,的确是菩萨送给我们的宝贝。”女的说“:那么你明日就去烧香感谢菩萨的大恩。”男的赶紧说:“对对对,一定去。”
却说黑白无常因为被抢去了魂魄,回到阴朝地府向阎王爷禀报,阎王爷大怒,喝令判官调查,判官调查了半日却无所得。黑无常照常要出来抓魂,想着那份赌资,特邀白无常一道,白无常心里也颇不服气。
二无常特意来到那日抓魂的旧地。却见旗幡已撤,道场早散。二无常潜进那户人家。时值白天。人们自然瞧不见他们两个。只见有一个美丽的妇人坐在屋里,一个幼儿在床铺上已沉沉睡去。一个老妪正坐在凳子上与妇人谈话。二无常睁着眼睛竖着耳朵注意听着。
只听那老妪絮絮叨叨的说:“老身说的那户人家呀,在那儿是最富裕的,那个青年呢,人品容貌都不错。与大姐你正好是天生的一对儿。”夫人蠕蠕的说:“好是好。只是我夫君才刚刚去世,就谈及这种事,怕不太好吧?”白无常的脸上露出一丝高兴,黑无常的脸上显出隐隐担忧,瞪着眼珠注意看着。老妪哈哈一笑:“这是啥年代?有啥怕难为情的?又不是乱偷汉子,再嫁吧,正常得很呀。”妇人低垂着头说:“那就麻烦老妈妈帮忙跑一趟吧。”闻此言,霎时,白无常一下子怔住了:天,我没有听错吧?才四天呀?就变心得如此之快,当真如此薄情寡意?黑无常露出满脸的得意,向白无常伸出手掌。白无常赶紧注意的看着那妇人,希望她能说出一句什么有所改观的话。那妇人终于开口啦,说:“就请老妈妈看哪天日子不错,把他带来让我看看吧。”白无常一下子傻了眼,耷拉下脑袋,颓然的走了出去。黑无常紧跟着出来,嘻嘻的笑起来:“如何?愿赌服输哟!”边说边向白无常伸出手。白无常叹息一声:“没想到阳间的世风竟然如此让人凄凉。真是不可思议啊!‘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百个阴币,递给黑无常。
等那童子长到七岁,有一日,童子在门口玩乐。只见他将一些石子向远处扔去,在空中划着弧线。忽然,有一个老和尚到门口来化缘,见是一个小童子在门口,他就敲起钵儿,口中直念:“南无阿弥陀佛。”听到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及击钵之声,小孩儿如有所悟,怔怔的看着那个老和尚。老和尚看看他,只见长得额宽耳大,眼神慧根毕露。老和尚满心欢喜的说:“这个童子倒与我佛有缘。”
老汉听门口有说话声,出来一看。见是一个四方化缘的老和尚,赶紧往屋里请。老和尚进到屋
里,女人端出素食,请老和尚用赡。老和尚客气几句,就端起碗来开始吃饭。
吃完饭后老和尚与老汉闲聊几句。老和尚说:“你家这位童子与我佛极为有缘,看他的眼神慧根无限。”老汉说:“这个娃娃生得奇怪,从庙里回来一会儿就生了,别家那些都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个并没有十月怀胎,只有一朝分娩。且当时金鹏临屋,金光闪烁。”老和尚赞叹说:“这童子果然奇特,以后必成大器。当要好好辅导他长大成才。”临行时,老和尚解下一根红绳,给小童子系上:“这条红绳能辟邪驱魔,须臾不可除下。”老汉唯唯诺诺,感激不尽。
自老和尚走后,夫妇二人将老和尚的话仔细掂量,觉得应该将童子送去读书,能识字才可能有前途。
附近不远处的临街上有一处私塾,有一馆舍老先生,收得十几个学童授课。夫妇二人带着童子前往拜见先生。先生见这个童子生得额宽耳大惹人喜爱,就有心要考考他。当时屋里连他们几个一共有六个人,就问童子:“你数得清这屋里有几个人吗?”童子并不伸着指头去数:“你认为有几个就有几个,你认为一个都没有那就一个都没有。”先生听了觉得奇怪,问他的父母:“这是平时你们教过他吗?”老汉说:“没有啊。平时没有这样教过他。也不知他为什么这样回答。这童子。尽说傻话!”老先生说:“他并没有答错。只是他这句话颇为奥妙,充满哲性,让人遐思。”老先生又问:“你们给他起的什么名字啊?”老汉叹息说:“因为我们两口没有什么文化,所以迟迟没有给娃娃取名字。让老先生见笑。”老先生闻言,欣然说:”既然还不曾取名,就让老夫斗胆为他取名如何?”老汉夫妇大喜:“还得感谢老先生。”老先生思忖片刻,沉吟半响,用手一捋胡须说:“小小年纪就能随口顿悟,说出佛家之言,就叫做李悟如何?”老汉夫妇让童子给老先生跪下叩头,童子扑通跪倒:“感谢老先生金口玉言。”老先生赶紧伸手搀起:“好一句金口玉言,小小年纪字字珠玑,开口即出佛语。前程无量。”
这童子自此在馆舍中,与其他幼童一道学习《三字经》,《孔孟》《蒙学》等。
馆舍后有一处假山池沼,其上怪石嶙峋,杂草点缀,涧泉流出,至假山脚汇成池沼碧湖。湖中有游鱼青蛙,来往穿梭。湖中有莲花荷叶,尖巧的荷叶昂然而立,有老朽的衰然低垂,甚而至于浮于湖面上。不时有青蛙跃坐其上,姿态威严,疾眼四顾,宛如莲荷的守护人一般。
老先生生怕童子们去攀爬那假山会摔入湖中,平素就再三再四的告诫他们千万不可攀爬假山,唯恐掉入湖中生命不测。童子们满口答应,平时也只是在附近看看而已,并无一人违禁前去攀爬。
忽而有一天,李悟瞧见假山附近的荷叶上有一只青蛙躺在那儿,一动不动。他觉得奇怪,青蛙怎么会一动不动呢?它应该时刻端坐才对呀。他再仔细观察,那只青蛙还是一动不动。原来那只青蛙坐昏了头,竟往假山的方向蹦跳上去捉虫子,没料到崩得厉害,竟自撞到假山上装伤了就索性躺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