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分节阅读_2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耽美小说>(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 (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分节阅读_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西游记同人)西游记戏补二回_分节阅读_2(1 / 2)

七彩祥云生足下,八面威风宇宙宽。

九天盛宠聚此身,十分可爱小娃娃。

娃娃在金箍棒顶站定,朝老君跪拜,口呼:“师父!”老君喜道:“好,好,请起。”娃娃起来,只是不看行者。行者只觉心痒难挠,思想多时仍不得其解,遂问:“老官儿,他为何跪拜你为师父?”老君笑道:“他是我亲手锻制,我便是他的师父。”行者又惊又喜道:“他是我的棍儿?”老君道:“如何不是?金箍棒自离开兜率宫,修为到如今也有小成。我捻指一算,知他有些言语要讲,便教他出神化身,有口能言。此乃金箍棒之元神也。”又教娃娃道:“你有甚话要说与孙悟空,且说将来,莫误了取经功果。”娃娃只拜不应。老君遂别了行者,回转天宫。

行者眼看那娃娃,喜道:“大造化,大造化!老孙的如意棒也有此功果哩。”当时千般欢喜,万分踊跃,笑吟吟上前抱起娃娃道:“好棒儿,你有甚话,说将与老孙听么?”这娃娃只是不睬。大圣又道:“宝贝儿,莫这等冷落老孙耶。”娃娃才呀呀开口道:“你叫便只叫我宝贝,又叫别人家事物做‘宝贝’怎的?我的变化神通在前,那些个寻常器具,那里当得你一声‘宝贝’!”噫,有这等事!器物也有器物的干醋,正是:神灵不在空,蕴藏万物中。

孙悟空闻言,一时五味绽放,心魄乱倒,又惊又喜又忧,直想翻筋斗、竖蜻蜓,果是不舍放手,却神魂难耐,说不了滚溜溜泪珠噙眼,慌得这娃娃举起手,用绵呼呼的小掌儿与他揩泪。行者道:“好棒儿,你莫慌,老孙这是喜泪哩。”娃娃道:“喜为何?”行者道:“棒儿,你原来不知:自你离我,老孙便似失三魂,丢七魄,褪了光彩,不来祥云,好似孤魂野鬼,心中无主,手脚无力,两眼无神,双耳不闻,就是斤斗云也翻不起半个来。这时我知晓你离去原因,却是好处理,又得你回归,所以欢喜。”娃娃只是熙熙笑。行者又道:“好棒儿,乖棒儿,难得见你元神,有甚言语只管说将来。若是道尽了啊,还请变回棍子,与老孙解救师父去来。”娃娃闻言,即时变了色,挣开行者下地,坐在如意棒顶上,恼道:“不去,不去!”行者道:“何也?”娃娃道:“你听好,我:

本是宇宙灵石胎,命里有数助禹王。

九转镔铁有奇妙,鸿蒙初判炉中煅。

治水需索神器助,大王遍寻到我处。

能长能短更能轻,善测善量更善度。

江海河湖深与浅,老潭深渊知之切。

洪荒之灾好消弭,大禹功成万世芳。

我自东海藏中眠,不觉命数又改变。

时有花果美猴王,悟通大道手无铁。

太乙金仙性忠正,有情有义好公平。

天道教吾放霞光,熠熠辉辉照八方。

龙王不识我本事,龙婆亏得苦举荐。

齐天大圣到吾前,心中通透丹彩现。

浑身解数如他愿,只望助彼成真仙。

谁知乾坤真无私,欺心狂妄不可试。

我主遭逐满天将,西方圣佛也来降。

苦压山下五百载,霜暑遍遍数不来。

东土唐僧求佛经,解放我主消百惊。

几村几乡蒙猴王,几邦几国去灾冥。

我主真心一片清,专要保师取西经。

奈何老师肉眼愚,偏听谗言真不见。

三番折骂美猴王,五次放逐伤心猿。

一片心血付海流,三折肱废散风间。

我主岂容他人辱?金蝉圣人亦不能!”

行者闻言,默默无语,次后来先哭三声,再笑三声。娃娃奇道:“你想是有些风病?”行者道:“不曾风。”娃娃道:“何故作此痴呆状?”行者要去抱他,不想那娃娃竟与铁棒连了根,一晃便地动山摇,索性坐下道:“你要听那般?”娃娃道:“哭如何?”行者道:“忆念苦困,一哭;回想师怨,一哭;难觅知己,一哭。”娃娃喜道:“笑如何?”行者道:“思吾手段,一笑;得汝相助,一笑;蒙君解怜,一笑。”娃娃道:“好,好,好!你既知我心意,你我还回花果山耍子去。”行者摇头道:“不可,不可。师父未脱难,善果未成功,去不得。”娃娃怒道:“汝为何这等顽固?尊师父,捉去了就捉去了,只情叫苦;两贤弟,敌不过便敌不过,只情等待。唯有你,被捉了也要设法脱身施救,敌不过还需奔走拜请援助。他们终日怨怼,你却终日劳累,功果成处又来分赏,此是何道理!”行者笑道:“好宝贝,我老孙曾自称‘齐天大圣’,便不做那欺心背信之事。俗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孙虽是天地生成,不曾感验父母恩情,但既拜唐僧为师,认悟能、悟净为弟,就当坚韧护他,努力助他,又得漫天僧仙照拂,更不得颓废,须是志心朝西,拜得灵山佛祖,才是顶天立地,才成大功果,才保大名声,才不枉一世英雄,才称得起‘大丈夫’。我若因路途见怨,就撒手东回,吾亦无颜面见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也。”娃娃道:“你若不舍取经,还请自去,不奉陪。”

行者再劝,不从;三劝,不应,怒道:“罢,罢,罢!老孙便去寻下家。只是你一个软娃娃,独自留在此间,不怕虎豹豺狼吃了?”娃娃道:“你把我当作什么人?那个敢吃我,也不怕挽着些儿皮破,汤着些儿送命哩!”行者只好躲离,果然不放心,捻着决,念一声:“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拘出了当坊土地山神,吩咐他好生看护,自家驾起斤斗云,径往东海。

你道他去东海做甚?原来他念起当年讨要兵器,正是在那东海龙宫。俗语有云:“走三家不如坐一家”,问一人不应,还须照问他才有买卖。说不了,早见东海不远,他捻一个“避水决”,翻波入浪,径往海底。

有守门的虾兵认得行者,忙入内报道:“齐天大圣来也!”慌得个老龙王领着一众龙子龙孙、龙婆龙女,出门接住道:“大圣何来?取经事成矣?”行者道:“早哩,早哩!正好不成哩!老孙此来,是有一事相求。”即忙迎入龙宫,请于上坐道:“大圣要小龙如何努力?”行者道:“但求老龙王暂借老孙兵器一件。”龙王道:“这大圣专横,从来有借无还:借即是拿。但不知大圣,为何拜佛事业未成,到做起了买卖?”行者道:“我做什么买卖?”龙王道:“大圣早年从敝处取走了如意金箍棒,一向好舞弄,今回如何再讨一件?想是取经之路难行,要换些钱银作打点。”行者摇首道:“不是!不是!我出家人,不带钱银,但方便时,随处化缘就是。”龙王道:“竟是何故?”行者道:“老孙因保唐僧过长风山,被洞内妖怪摄一阵风捉走我师,是我前去与他叫战。才然打斗处,金箍棒忽脱手而去,老孙被怪制住,幸得脱离,又有判官、土地领我到铁棒失落处,却不能搬动。判官指点老孙寻锻炼铁棒的太上老君,老君又教棒儿出神化身,道是有些言语说与我听。老孙好言相劝,那棒儿元神却不肯相从。我一时说服不得,又恐妖精伤师,只好另谋出处。因念及宝地奇珍丰富,我之金箍棒亦是贵地所出,遂恃倚脚力飞快,冒昧打搅来也。”龙王听说,即忙传令抬出器械来。有龙女与龙婆在后堂吹风道:“这孙大圣没了金箍棒,真不似先前神气哩。”龙婆道:“我儿,切莫轻慢。数百年前他还未封圣,未有金箍棒,闯至这里吆吆喝喝,动手动脚,也几乎把我龙宫闹个翻覆。他虽现下手无寸铁,到底不是好惹,你莫声张!他要知觉,你就是死了。”龙女喏喏应是。

时有龟鳖鼉鼋,鯾鮊鳜鲤,帅虾兵蟹卒一众,辛辛苦苦抬出几般重兵,陈列一处,请大圣拣选。行者看罢多时,尽皆不入眼,又恐时不待,只好随金箍棒的模样,挑了一杆溜铁□□,拱手拜谢龙王,跳出水面,驾起斤斗云,顷刻回转长风山。

他先往山东,遥远望见金箍棒安好;次到山北,临照白龙马伏于担旁静歇;后往山南,眼看妖精洞前一派平和。他按落云头,收了云脚,仔细看处,但见:月色银洁,树影深静,花香漫山,虫鸣隐隐,真是个聚气藏风的宝地,利元养精的龙脉;却无半个鬼影。行者心恐不妙,要进洞打探,但觉那枪甚碍事,不能随身变化,只好先找一处藏了,却才捻着决,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做个绿翅苍蝇儿,真个是:

头圆体轻翅薄,飞来荡去行默。专寻鲜美扑簌,更喜腐臭零落。

他抖抖翅,嘤的一声飞将进去,轻轻叮在洞壁,耳听老怪吩咐道:“小的们,都照起火把,打点精神,各各提心。那孙行者最喜变苍蝇儿,但有他在洞,你我性命皆休。是以见着一个,只管打死,不许迟疑。”行者闻言,大着胆,又嘤嘤的叮在一个小妖身上,模仿一阵,飞将开去,依照风格摇身一变,也变做一个差不多的小妖,弓身埋头,在那洞内行走。他也是个妖精洞的常客,大王府的会家,知门熟路,慢慢演到后堂,却见八戒同沙僧被捆在柱下,似已熟睡,只是不见长老。他不上前,继续往内,遍寻不着半个唐僧。

他恐事不谐,便使一计,痴痴呆呆的演到一提灯巡逻的小妖面前,呼的一声把灯吹熄。那小妖骂道:“你是那个遭瘟的大嘴怪,吹熄我灯?”行者委委屈屈道:“长官,我饿。”小妖道:“饿怎么把灯也吹熄了?”行者道:“是我方才打个饿嗝,误吹熄的。长官莫怪。”小妖奇道:“我只知人肚饱有‘饱嗝’,却不知妖肚饿会生‘饿嗝’。你这是那家来的规矩?”行者道:“这是个不惜福的长官。古语云:‘叹饥莫叹饱。’你饿时嚷嚷,人还可怜;饱时吵吵,却不怕天打雷劈么?”小妖心惊道:“这不长眼的无礼鬼说的是。今后我不打饱嗝,还专打饿嗝是。”说完要走,被行者扯住,又念一声:“长官,饿!”小妖不耐道:“这是个饿死鬼投胎的夯货。大王才然烹了两只野猪教我等分食,又饿怎的?”行者哭道:“长官,那分饭的兄弟有些不贤,他见开饭,却着我去打水,得到回来,连骨头渣儿都啃光,汤头油儿也舔净。我无物下肚,饥肠雷雷,还望长官可怜可怜。”小妖道:“你想是别处来的。我洞内毫无分饭伙计,要开饭,都是自家去取。好生奇怪,你是那处来的,莫是哄我?”行者忙道:“来处不好,不提也罢。但求长官,赐我个馍馍儿也解困。”小妖道:“是你造化低了。我常时腰间别一个酒壶,壶里装些吃剩的杂碎。不想今日忘记,帮你不了。”行者央道:“好哥哥,救我一救!就有些人肉味儿闻闻,也是好的。”小妖道:“前边柱下绑着两个和尚,你去闻罢。”行者道:“那两个和尚生得丑恶,一个长嘴大耳,一个晦气色脸,想是气味不好。”小妖道:“这还是个挑剔的。你要好闻,就去闻唐僧罢。”此话正中下怀,行者一听欢喜,忙道:“好,好,好!我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身上也干净,必是好闻好吃。就是大王捉来了,怎不趁鲜食用?”小妖道:“是要食用。但来了柱下绑着的两个和尚搅扰,叫要放唐僧,是大王使法捉将来,准备腌了防天阴。此前也捉着一个孙行者,说是唐僧大徒弟,被他走脱,大王惧他法力高强,要等两三日行者不来,才好蒸煮,一则饿他内里干净,二则吃个舒服安心。听说吃唐僧一块肉,长生不老哩。”行者欢喜道:“这唐僧便有许多宝,更要闻上一闻!好哥哥,我就是个新来的,不熟路,还请指点指点。”小妖教:“你往后去,转过左门,花园中便是。”行者连声称谢,放手让他走路,又将身一抖,还变做个绿翅苍蝇儿,乘着黑暗,飞飞晃晃,到了花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