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组织多少多少钱,拼了命的解释这是该组织捐给基金会的。你如今却能置之不理,连解释都不解释,这真的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吗?威廉睁大一双滚圆的蓝眼睛看向温蒂,还是那么的淡定从容,胸有成竹。
那篇杂志文章上开的地图炮太大了,侧翼误伤了很多电影,不只《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一部电影被点名,历届已经获得了奥斯卡的电影就不说了,这届提名的其他四部电影也并没有逃过指责,只是没有他们的电影数据详细而已。
别人都不着急,他们着急什么?
“法不责众?”温蒂只能想到这个。
米格摇了摇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普通人可不会因为觉得所有电影都在做,就能体谅你家电影也去这么做。”
就像是贿赂。很多人都会受贿行贿,美国官员也不例外,甚至只会更多,连法官都能贿赂。
媒体报纸上多少丑闻?大家对此好像早已经屡见不鲜了。
但总不能因为大家都在贿赂,所以贿赂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的吧?
况且,以好莱坞电影界这点人和全国的普通观众人数作对比,他们也成不了众,最后只能是因为这么一件事,导致他们这一批人的名声都坏了。甚至说不定很多年的今天,他们也会被总结为一个什么什么门,全国性的特大丑闻的参与者。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疯了吗?好像他们的电影没搞过公关似的。”温蒂觉得对方简直不可理喻,这种冒着得罪整个奥斯卡学院评委会的风险也要曝光的自杀式“袭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就是威廉决定“等着”的原因。
“对方很可能不在提名范围内。”米格则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却不代表没有,拥有“我不好过,你们所有人都别想好过”这种想法的,可是大有人在,对方没入围,于是恼羞成怒……
所以说,对方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还有后手。
无论如何,现在局势未明,必须按兵不动。
他们现在连对方到底是谁,对方想要针对的是谁、准备拆穿揭露的是一个方面还是还有后手都不太能肯定,又要怎么对大众解释?
对大众解释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千人千嘴,要解释就必须一击必中。否则一旦留下漏洞,或者没解释清楚,那第二次解释就成了掩饰,成了“有问题”,成了“被打脸”,哪怕真的是清白的,也没人会信了,到时候真就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果然如威廉所料。
一开始大家都在按兵不动,打算等等看,搞娱乐的嘛,谁每天能不被“黑”个三五回的?要是什么都与之较真到底,那他们就不要想有正常生活了。
冷处理,让对方没戏唱,很多事也就过去了。
但很显然这一次,这事过不去,对方是来势汹汹,蓄谋已久。哪怕好莱坞的巨头和奥斯卡学院都集体变成了“哑巴”,也还是没能让事情凉下去,反而越闹越大,一再发酵……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