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仙-上古传说 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古传说 三(1 / 2)

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在苗人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至今在苗族的民俗中仍有许多崇拜蚩尤的重要活动。这是几千年的历史中顽强地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苗族历史发展的结果。

蚩尤神话是一种古史神话,虽有浓厚的幻想成分,但却曲折地反映了历史,从中可看到古史的影子,其核心是古代苗族发展、迁徙的历史。所以它得到了历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

从前引文献资料中,已可以看出,在中原地区(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有许多蚩尤的遗迹和有关和风俗、神话传说,如冀州涿鹿蚩尤城、蚩尤神、蚩尤川、蚩尤泉、蚩尤齿,山东东平的蚩尤墓、蚩尤旗,陕西长安、江苏沛县有蚩尤祠,山西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主疫,其俗遂为立祠。”(《述异记》)此外还有很多的活历史资料。如:宋代文献所记“蚩尤血”:“解州盐泽,方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44]解州在今山西省,其盐泽卤水色红,不随天气变化,非常神奇,被当地人看成是具有神性的蚩尤血。并引《皇览·冢墓记》说蚩尤冢高七丈,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而蚩尤姓阚,故其后代亦姓阚,他们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又《续夷坚志》:“华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氏尚多。”[45]按:华州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动之地。

由以上可知,蚩尤确为中国上古重要历史人物,是九称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他所代表的九黎部落,活动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中原地区,他们首先发明、使用金属工具与武器,有很高的文化,很强的军事力量,与轩辕黄帝势均力敌,并且有密切的联系。蚩尤可能是炎帝的后代,而炎帝与黄帝乃是同胞兄弟。[46]炎帝与蚩尤曾先后同黄帝大战于河北涿鹿阪泉一带,大战之后,蚩尤族一部向南方迁徙,而许多人则留在北方,逐渐与黄帝族融合为一。所以他们保持着对其英雄祖先蚩尤的崇拜。

如今苗族有枫木崇拜的民俗,甚至以枫木为图腾。古文献中亦可找到根据,说明此俗与蚩尤有关。《山海经》: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47]

郭璞注云:“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又云枫树即今香树。此传说与蚩尤血传说相似,都是因为蚩尤族人对蚩尤被杀一事的怀念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想像。枫树叶是红色的,正和蚩尤血相映照。此类记载颇多,又如《轩辕本纪》:“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后华为枫木之林。”[48]《述异记》更记术了枫木成精变为人形的灵怪传说:“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炎枫。”[49]《南方算术状》:“枫人,五岭之间多枫木,岁久则生瘿瘤,一夕遇暴骤雨,其树赘暗长三五尺,谓之枫人。越巫取之作术,有通神之验。”[50]枫木是一种灵木,对枫木的崇拜古已有之。而在苗族生活中枫木的神性更强,《苗族史诗》中《枫木歌》是整个史诗的核心部分之一,把苗族的来源、人类始祖都说成是从枫木中产生的。其主要情节如下:

远古枫树生出了原始女神榜妹留。妹榜留生下了十二个蛋。这十二个蛋中又生出了人类始祖姜央、龙、虎、雷公等等。

这里存在着枫树的图腾崇拜观念,也存在着卵生神话的观念。而卵生神话观念又与鸟图腾的民俗文化有关。我们知道殷商是有玄鸟图腾崇拜的。其祖先是神话说他们的始祖契即是其母简狄吞食燕卵之后怀孕生出的。炎帝姜姓和姜央同姓。蚩尤九黎部落亦曾居住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他们有很多部落,也有许多图腾。“兄弟七十二人”或“八十一人”,正是说明其联盟中部落氏族之多。《竹书纪年》沈注:“属于蚩尤各族,有熊氏、罴氏、虎氏、豹氏。”在涿鹿大战失败以后,蚩尤为乎的九黎部落曾受到多次征讨、迁徙,有的向西,为犬戎、西羌,有的向南为三苗。他们的史迹是不少的。关于向西的一支,《拾遗记》:“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前引《遁甲开山图》已有“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的记载。《尚书·尧典》说舜“窜三苗于三危”。《孟子·万章》:“杀三苗于三危”。《地道记》曰:“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鸟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处是也。”今敦煌县东有三危山,离千佛洞不远。西羌、西戎,似皆与苗民有关。犬戎是以犬为图腾的,苗民中亦有盘瓠犬为重要图腾者。《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由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铜器是甘肃东乡县出土的。而古西域中亚一带早在五千年前已发现了铜器。这也许同苗民祖先有关。《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神异经·西荒经》:“西北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51]这些记载较简,有正统思相的偏见,并不精确,更不全面,但却反映了苗民流向西北的历史事实,这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

三苗的大部迁往西南,经过了多次的战斗与转移。《五帝本纪》汉代郑玄注曰:

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

可见经过颛顼、尧、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赶到西南山蛮荒之地。其路线近年苗族学者唐春芳曾有专门研究论文《试论苗族的原始居地》,[52]把苗族口碑、习俗资料与古文献对照研究,发现二者相当吻合。

今各地苗族丧礼仪式中均有鬼师所唱《引路歌》,可把亡灵沿古代苗人迁徙路线上溯送回老家。都说苗族老家在东方,有的说是“杨州杨县”,有的说是“黄河入海口那太阳升起的地方。”[53]这一带正是古代九黎活动之地,有众多的蚩尤遗迹。蚩尤曾佐少皞,如今曲阜城中有少皞陵,是中国少有的金字塔形高大石墓。九黎部族兵败后被打散,不少人留在当地,逐渐与华夏黄帝族融合,在山东一带的九黎,后来就成了殷商族这鸟图腾,古属东夷。至今苗民叫男子为yil,音夷。这“夷”与“苗”并列,为苗族的族称。九夷中的畎夷,实为崇拜盘瓠龙犬图腾的湘西苗族的一支。古代九夷与九黎不但音近,在民族来源上也有密切关系。后来的“西南夷”之“夷”也与此有一定瓜葛。

留在中原的九黎与东夷其他部族一样,皆逐渐融合互华夏汉族之中了,而更多的则举族西迁又折而往南,在湖北即荆楚地带成为三苗。《韩诗外传》卷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说苑·君道》有类似记录。)后来又从荆楚地区西迁南进,分散在西南边疆云南、贵州、四川的山区乃至东南亚的不少国家之中。

《苗族古歌》最后一部即为《跋山涉水歌》,歌唱苗族人由东方海边为追求美好生活而经过三条大河西迁到贵州的事,充满神话色彩,当时女性在生活中还起重要作用,可见时代比较古老。有的古歌说苗族老家在“浑水河一带”,这“浑水河”苗语为edfangxebniel。意为“黄水浑水”,实即是黄河。西部方言区苗族(云贵川毗临地区)把黄河的花纹绣在花衣上,表示不论迁徙到哪里,都不忘老家黄河。湘西苗族妇女绣的花边花带上有“骏马飞渡”图象,叫“埋辽里清”,其意亦为“浑水河”,表示苗族先民,骑马在黄河岸边奔驰。《跋山涉水歌》所唱的三条大河,一条河“河水黄央央”,即为黄河;第二条河“河水白生生”,就是长江;还有一条河“河水清幽幽”,则为南方山青水秀的河流。[54]

如今苗族许多地方流传着蚩尤的古老故事。对蚩尤大神充满了敬意和自豪。

西部苗区传说远古苗民居住在黄河边的平原上,蚩尤从小离家出去学艺,刻苦修炼,会用120种医药,成了可以呼风唤雨、起死回生的大神。当时有个垂耳妖婆,捉去了十八寨的老幼苗民。蚩尤设计杀死了妖婆,解救了十八寨苗民。数十年后,苗寨兴旺发达,发展成为八十一寨。蚩尤的九个儿子也长大了,一人管九寨,蚩尤成了八十一寨的大首领。后妖婆之兄黄龙公攻打苗寨,被蚩尤打退,虽多次失败,仍不罢休,又联合赤龙公,在雷王五子的帮助下,才打败了蚩尤。八十一寨苗民,只好放弃平原向太阳落的“鬼方”迁徙,渡过了黄河,长途跋涉,来到豺狼、鬼怪的“鬼方”。苗民吹芦笙、打鼓,把豺狼、鬼怪赶跑,开山种地,在这墨洋大箐居住下来。[55]此外还有《蚩尤智斗饿虎》、《蚩尤传神药》等传说故事,歌颂蚩尤作为苗家英雄远祖对苗族文化的巨大贡献。

各地苗民,对蚩尤都念念不忘,非常崇敬。尽管苗族分布在云贵川湘等三大方言区,语言支系甚多,有7个次方言、18咱土语,但各地苗人都把自己的祖先称为“尤公”,在各种不同的方言土语中,“尤公”却惊人地一致。黔东南东部方言而有信中叫老祖宗为“榜香尤”,湘西方言区则称“剖尤”、“九黎蚩尤”,而云贵州川西部方言区更直接称“蚩尤”,不少地方有蚩尤庙,对蚩尤祭祀是隆重的、经常的。湘西、黔东北苗人在祭祀祖先“剖尤”或“九黎蚩尤”时,用竹蔑编成山洞状,糊上纸,巫师从洞中敲竹筒、摇铃铛,不能击鼓。据说当年剖尤战败退入同中,击鼓易被敌人发现。黔工业区南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人们在歌唱时,或言谈中,听到榜香尤的名字都肃然起敬。[56]

云南马关、武定苗族有“跳月”或“踩花山”的风俗,传说此俗的形成蚩尤关系密切。当时蚩尤率领苗民抵抗黄帝东进,失败之后,被打散,退入深山,为召集四方苗人前来会聚,蚩尤在山上树起高高的树杆,系上给腰带,令男女年绕花杆欢歌跳舞,吹起芦笙,如此热闹的聚会吸引了众多苗人,于是重整旗鼓,又投入了战斗。此俗后来成为定期的歌舞盛会而流传下来,成为苗族传统节日。

总之,蚩尤作为苗族的“第一祖先”,始终受到各地苗族人民的崇敬与纪念,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及民间文艺中有许多表现。许多古史传说,尽管有神话思维的幻想成分。却往往与古代文献资料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民间习俗、民间文艺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它可以印证并补充书面文献,这是活动的更生动的历史资料,我们要善于应用它们。

关于蚩尤与九黎、三苗之关系,最早之文字记载始于《尚书》与《国语》。

《尚书·吕刑》:“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幷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孔传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黄帝所灭,三苗帝尧所诛。言异世而同恶。”“皇帝,帝堯也。”《经典释文》卷四《吕刑》蚩尤条,释文引马融曰:“少昊之末九黎君名。”《礼记·缁衣》:“《甫刑》曰:苗民弗用命,制以刑。”下,孔疏引郑康成曰:“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居于西裔者为三苗。至高辛氏之衰,又复九黎之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窜之。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穆王深恶此族三生凶德,故着其恶而谓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见仁道。”

《国语·楚语下》:“及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家为巫史,民神同坐,祸灾荐臻。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苖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韦注:“少皡,黄帝之子金天氏也。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战国策·秦策一》:“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高诱注:“蚩尤,九黎氏之君子也。”

由上可知,三苗与九黎为同一民族,蚩尤则是他们之君主。但是历来都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比如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一方面说:“昔炎帝之末,有九黎之国君号蚩尤者,惟造始作乱”。一方面又讲:“九黎之君号曰蚩尤,当有旧说云然。不知出何书也。《史记·五帝本纪》云:神农氏世衰,诸候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虐,莫能伐之。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如本纪之言,蚩尤是炎帝之末诸侯君也。应劭云:蚩尤,古天子。郑云:蚩尤,覇天下。黄帝所伐者。汉书音义有臣瓉者,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诸说不同,未知蚩尤是何人也。《楚语》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使复旧常。则九黎在少昊之末,非蚩尤也。韦昭云:九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韦昭虽以九黎为蚩尤,要《史记》蚩尤在炎帝之末,《国语》九黎在少昊之末,二者不得同也。九黎之文,惟出《楚语》,孔以蚩尤为九黎,下传又云:蚩尤,黄帝所灭。言黄帝所灭,则与《史记》同矣。孔非不见《楚语》而为此说,盖以蚩尤是九黎之君,黄帝虽灭蚩尤,犹有种类尚在。故下至少昊之末,更复作乱。若其不然,孔意不可知也。郑玄云:学蚩尤为此者,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其意以蚩尤当炎帝之末,九黎当少昊之末。九黎学蚩尤,九黎非蚩尤也。”“孔惟言异世同恶,不言三苗是蚩尤之子孙。韦昭云:三苗,炎帝之后诸侯,共工也。”

这还在曲为回护互相之间的关系。而四库全书本《尚书注疏》卷十八臣召南之考证则进一步云:

“按此系孔传之谬,疏能辨正是也。郑晓曰:黄帝灭蚩尤于浊鹿之野,在北鄙。九黎及三苗皆南蛮,非一种也。此说尤为明白。”

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十九又解云:

“此言苗民以虐刑而遏绝其世,不可以不鉴戒。而苗民之恶则习于蚩尤,故先言蚩尤而后言苗民也。汉孔氏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盖以《楚语》曰: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此言蚩尤而继以三苗,故以蚩尤为九黎。案《史记》曰: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神农氏不能治,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遂杀蚩尤。蚩尤既为黄帝所杀,而九黎在少昊之末,则蚩尤非九黎。先儒既以蚩尤为九黎,而又曰黄帝所灭。二说异同,安得合之哉?《楚语》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何也?对曰:九黎乱德,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此谓绝地天通。盖指三苗之事而言,安得以为在颛顼之世?《楚语》非也。则蚩尤当从《史记》。应劭曰:蚩尤,古天子。臣瓉曰:《孔子三朝记》曰:蚩尤,庶人之贪者。据《史记》之言,则蚩尤诸侯,二者皆非也。”

魏了翁《尚书要义》卷十九又云:“案《楚语》云: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又云:其后三苖复九黎之德。则九黎、三苖,非一物也。”

我们看得清楚,以上都是由时代之不同来否定蚩尤、九黎、三苗是同族之关系。理由则在于黄帝时之蚩尤、少昊时之九黎与尧时之三苗,在古书之记载中属于不同之时代。然而,这是以后世之概念来理解上古时期之社会的结果。如果综合古代文献之记载,结合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资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蚩尤的确是九黎的首领,九黎和三苗也属于同一民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