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散里并没有想到,自己在穿越第三个月后,就能在汴梁城内,最繁华的大相国寺边,能够开上自己的糕饼专卖店,这个店的名字叫做一合,典故来自三国演义杨修的一人一口酥,蔡京题写的招牌,那字是相当的不错,这个店,离皇城不远,很多早起的官员们,便路过,在这店里买了糕饼当作早点,坐在轿子里面,一边吃一边喝,等过了十分钟到了大殿上,早饭就已经吃完了。
为了满足这个特殊客户群的需要,花散里又发明了一个新鲜东西,就是灌装饮料,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把毛竹按照竹节切开这样就形成一个天然的密封容器,然后在一边的竹节上钻一个小孔,就可以把豆浆灌进去,然后插上一根麦管,就和后世的易拉罐一样,用嘴嘬着麦管喝,十分的方便,基本不用担心里面的液体会洒出来。
很快,这个发明就在汴梁城里流行开了,花散里早就料到这个结果,所以她特地买了许多毛竹,向蔡攸借了些钱,把市面上的毛竹都订了下来,然后高价卖出,在南方的毛竹运来之前,全部出手,又赚了一笔。
按照她自己的计算,自己的家产,三个月下来,已经有近千贯了,按照一文钱一个大烧饼,相当于后世的一块钱,那么自己现在已经是百万小富婆了。
她和蔡攸的关系,却没有什么发展,蔡攸刚刚靠着父亲,荫补了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儿,不过熟悉后来历史的发展的花散里,特别嘱咐蔡攸,如果有可能,记得要对端王好,当然蔡攸是听她的话的,但是,要说娶她,却是绝对的不可能。这种官宦人家,从来讲究的都是门当户对,如要娶她这一个抛头露面,又来历不明的女子,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花散里也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她并不担心,因为蔡攸已经和端王提到过自己,这个将来的风流皇上,对自己,说不定会有兴趣的。当然,她希望这一天越早来到越好,毕竟在皇上登基前的老情人,肯定比之后的待遇要来的好。
西夏对北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入侵,西夏崇宗乾顺派了五十万大军进攻陕西,一下子边关吃紧,孟剑锋便主动请缨,和一群同僚一起,被派遣去了西军。他走了以后,孟老太太的精神明显差了,虽然两个店现在的进项都不错,但是也很难说日后能够维持,现如今汴梁的大街上,已经开了数百家土家烧饼店,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价钱也从当初的三文,重新掉回了一文,这中间,根本就没了什么利润。至于其他的糕饼,也很快都有人制造山寨仿制品,所以价格也掉落的很快。孟老太太因为儿子远行担心,也没有心情经营,花散里便把七里铺那个店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全力经营大相国寺的这个店。
自古以来,打仗就意味着大把的金钱花出来,这里面可以说是商机无数,花散里当然也想从里面捞上一票。于是,她打算使出杀手锏,做一项会被记入世界军粮发展史的伟大发明――方便面。
当然,东西做出来并不算太难,能够把这个东西打入军队的采购体系,那才是很困难的。这里面,从来水都很深,毕竟,因为回扣的问题,多少人的脑袋,都系在这里面。为此,花散里找到了蔡攸,让他把自己做好的方便面,交给端王,让端王拿去给皇上献宝。这方便面都是上好的波纹面,加了无数鸡蛋,用大名府的小磨香油炸好,然后用蜡纸小心的包好,再几十包一盒,装在内衬了油纸的木头箱子里面。
蔡攸和花散里之间,现在是一种暧昧的关系,其实花散里知道,蔡攸已经完全被自己俘虏了,靠着时不时地剽窃两首纳兰性德的词,陆游的诗,她已经让蔡攸觉得自己,简直可以说是一代大才女了,而他让蔡攸接近端王,更让蔡攸的了不少好处,所以这一次,蔡攸对她,也是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