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审美力,他们是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成长的。他们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感官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着体验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过程是孩子自尊的体现。
3岁左右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判断力,但他们的思维还不完善,没有预测危险的能力,加之他们的肌肉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事情做起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人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总是忍不住要上去帮忙。但我们“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的行为不但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反而会暗示给孩子一个信息:你不行!这样的信息会在不同程度上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由于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的表现往往是任性地哭闹或不高兴地走掉。
其实孩子喜欢自己拿玩具,喜欢自己摘野花……他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探索尝试的过程。这也是孩子肯定自己、获得自尊自信的方式。如果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经常遭到我们出于“爱和关心”的干涉或阻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发展为依赖父母、缺乏自主性,一旦离开父母遭遇到生活中的一点点挫折后,往往就会失去自尊和自信,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调适自己,甚至在遭遇打击后可能会一蹶不振。因此说,我们怕伤害孩子的身体其实就是在伤害孩子的自尊。
◎学会放手,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
没有人愿意被人当做弱者。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四口去森林里度假,有爸爸、妈妈和两个儿子。突然雷声大作,不一会儿下起了滂沱大雨。哥哥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给了4岁的小儿子。小儿子问:“妈妈,哥哥把雨衣给了你,你为什么又给我穿上呢?”
妈妈说:“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
“那么,我就是最弱小的人了?”小儿子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你就是最弱小的人。”妈妈回答。
小儿子朝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的上部,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因为大雨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朵在雨中低垂着头,很娇弱的样子。
三四岁的孩子是弱小的,但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人,这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强。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这份自尊,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要相信孩子并不是懦弱的;一定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给他们一些机会和时间,让孩子独自去面对挑战,让孩子在挑战中树立自尊。即使是看似有些危险的事情,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也要让他大胆去尝试。如果花刺刺破手指,孩子就会从中学到:这是有刺的,我该如何避免被刺到。有危险才能更好地学会避险。这对孩子来说是一条很重要的成长经验。
特别提醒:
我们不要以为,孩子弱小就无法面对一些挑战。我们在孩子独自挑战困难的时候,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的力量很强大,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时间对他是最快的。它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它都令人忘却;伟大的,它都使它们永垂不朽。
——伏尔泰
正正上幼儿园已经半年多了,可是让爸爸妈妈着急的是,他做事太磨蹭,尤其是吃饭。本来起床的时候就磨磨蹭蹭,喝杯牛奶、吃个鸡蛋就能用上20分钟,鸡蛋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爸爸妈妈告诉他时间来不及了,可他一点儿都不着急,该磨蹭还是磨蹭。晚上睡觉的时候,催促他好多次“该睡觉了”,他总是说“等一会儿”。不拖拉到10点他是不会上床睡觉的。
冰冰在爸爸妈妈眼里是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和其他小朋友比,冰冰做起事情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画画、游戏,到洗澡、上床睡觉、走路……每天急得爸爸妈妈跟在她屁股后面对她喊:“现在,现在就去做!”不过,一件事情她总也做不完。为此,冰冰的妈妈很发愁,曾经带她去请教过专家,想向专家咨询一下冰冰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或者是遗传的问题。结果检测结果是,孩子一切正常。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烦恼,家有“小磨蹭”,妈妈只好跟在后面扯着嗓子喊:“快点儿……快点儿……”可无论怎么喊,始终不见多少效果,把妈妈搞得焦头烂额。妈妈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磨蹭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磨蹭
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神经和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肌肉配合活动还不够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
当然,孩子磨蹭也可能与天生的慢性子有关。这类孩子往往属于相对安静的缓慢型,这是孩子先天的气质,很难改变。如果孩子对某些事情磨蹭,其他事情做得比较快,这是孩子的兴趣所致。感兴趣的事情,孩子做起来就快;不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就拖拖拉拉。
孩子磨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大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他们速算时间的能力很差,不知道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具体是多长时间。从3岁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看,他们只关注眼前的事情,并不知道把一件事情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比如吃饭,大人知道如果不快点儿吃饭菜就会凉了,凉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吃完饭后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等等。而孩子就不懂得这些,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不可能完全理解。
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他们有独立的想法,想做自己的事情,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小,不能掌控一些事情和时间,要求孩子按自己的安排做事,孩子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用磨蹭、拖拉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磨蹭,急得我们又吼又叫,我们很多做父母的经常对孩子喊:“你怎么这么慢!”还会经常对客人说:“这孩子太磨蹭,做事太慢。”结果孩子的毛病一点儿也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因为,孩子经常被说成“慢”,这样的语言暗示就会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动作很慢。当孩子将“自己慢”认定是自己的特点,即使当初有很多原因造成动作缓慢,也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慢”的特征。是我们经常说“你动作慢”强化了孩子动作慢的特点。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