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2)(2 / 2)

对饭前吃很多饼干的小米说:“先去洗洗手,等着妈妈做熟饭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可以多做几个练习,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说才会使孩子听进去。

“不要打小妹妹!”

“不要总是开关电灯!”

“不要爬到窗户上去!”

“不要动,你会把碗摔了!”

如果我们把这些否定句换成肯定句,可以这样说:

“你可以轻轻地摸摸小妹妹。”

“谢谢你帮我们打开电灯,这样我们就能看清了。”

“到这里来玩,这里宽敞多了。”

“小心拿着,轻轻地放到桌子上。”

当然,这些答案只是提供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出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让孩子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如果用肯定的语气同孩子说话,就会得到不同于以往的回应,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就不会处处和我们作对,他们似乎变得很顺从。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尊重,我们不是命令、限制他们的行动,而是让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家里也不会再“狼烟四起”,气氛会变得更加平静和谐。改变说话的方式,让“不要”远离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提醒:

有自我意识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们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仅仅告诉孩子:“你不要做……”他就会感到迷惑和失望,会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给他们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让3岁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你建议,他(她)选择

让孩子作选择。不管是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一种参与感,让他知道大人尊重、考虑、重视他的需求。我们大人都愿意得到这样待遇,孩子也不例外。

——苏?比弗《3岁孩子总是对着干,妈妈怎么办》

一位心理学家去一所中学就中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有150名学生,心理学家问他们:“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了难题,一时又解决不了,你该怎么办?”令心理学家没有想到的是,这150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找父母解决了。”没有一名学生回答有困难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去求助于父母。当心理学家问他们将来有什么理想或打算从事什么职业时,大约有70%的学生回答:“要回家问了父母才能知道。”

作完调查,这位心理学家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非常忧虑地说,孩子缺乏自主性,对自我意识在选择中的重要性的麻木和轻视,已经是当代一些青少年综合素质中不容忽视的弱项。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

有客人到家里做客,饭桌上,家中3岁的孩子不肯喝牛奶,闹着非要喝大人喝的碳酸饮料。相信大家都见过类似的场面。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做呢?

你可能因为有客人在,怕难堪,图省事,为了息事宁人,而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也可能哄骗孩子:“把牛奶喝了,明天妈妈带你去超市,给你买玩具。”你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打算兑现;你还可能对客人苦笑一下,把孩子带走:“这孩子!真不懂事。走,妈妈带你出去玩一会儿。”然后把哭闹的孩子带出去;你还可能训斥孩子:“不许喝,小孩就得喝牛奶,别以为有客人在我就迁就你!住嘴!别哭了!再哭我……”你还可能对孩子讲很多道理,告诉孩子牛奶多么有营养,碳酸饮料会影响孩子长身体,等等。

最后,孩子从我们的反应中学到了什么?孩子知道:我没有选择权,大人才能控制我的一切。下面的事例很好地解答了上面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凡事都依靠父母去解决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自主选择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对于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做主,不管多么小的选择,都能给他们一种参与感,他们作出了选择,会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心理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可是,我们很容易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我们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包括上哪个幼儿园,报什么兴趣班,上哪个小学,上哪个中学,上哪个大学,甚至孩子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我们都要安排好,孩子只能被动地接受。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从小按照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长,而不考虑孩子本身的兴趣、意愿和基本素质,更不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决定代替孩子的决定。当孩子有不满情绪时,我们要么用权威,要么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是过来人,比你懂,听我们的,没错。”我们就这样打着“爱的旗号”,无情地把孩子的选择权剥夺了。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或者变得非常叛逆。

另外,我们与孩子沟通不注意方式方法,要么迁就纵容孩子,要么训斥责骂孩子,要么哄骗孩子,要么回避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听话”,“听话”就是让孩子听从我们的安排和意愿,这样就导致孩子一次次失去了选择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机会。

◎要明白为什么让孩子选择

在孩子还是婴儿时,他们完全依靠大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当他们慢慢有了自我意识,说出“不”的时候,说明他们已经拥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用“不”来脱离和父母的连接,表达自己的喜好。这时候,让孩子学会选择,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更快地学会自立,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从选择中得到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提建议,孩子作选择

接着我们前面提到的事例,我们提到的那几种情况,是我们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而这个事例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我们来看看美国父亲是如何做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