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
庞德(――219),字令明,汉魏之际南安郡道人。青年时代为郡府吏员,接着升为州衙从事。东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势力兴起,陇西一带被马腾占有,士马强盛,号令西陲。约在初平年间(190一一193)庞德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他屡立战功,被提升为校尉。建安年间(196――220),马腾率凉州兵团进入关中,并与袁绍势力展开较量。他跟随腾子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又被提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他随马腾讨伐,大破自骑于两淆间。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曹操在渭南大败马超后,随马超退回陇右根据地,保卫军政中心冀城(治今甘谷)。当地豪强姜、杨、赵、庞诸大姓配合曹操,断丁马超后路,使其进退维谷。为形势逼迫,马超选择了投靠汉中张鲁的计策。曹操经略汉中时,张鲁主动投诚,庞德与众将归降。曹操见其挠勇异常,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建安二十四年(218),他率陇西兵屯扎樊城,协助曹仁力挫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面额,威风八面,故蜀军士兵都十分地惊怕,称他为“白马将军”。时值暴雨季节,汉水泛滥,樊城一带平地积水五六丈,曹军被迫与敌军水战。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嫉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而洪水浸盛,蜀军的围攻更加猛烈。于是他对天起誓说:“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这时,手下将士大多投降,而他独乘小舟往来冲荡,因浪高舟翻,弓箭漂失,被蜀军擒获。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并高声斥骂:“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耶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于是被关羽所杀。气节豪迈,骨镀棱梭,遂称一代名将。
后人敬仰
曹操听到庞德事迹,感动得泪流不己,下令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曹丕登基后,派使臣到襄阳墓地致祭赐溢,褒扬他“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溢壮侯。又在太祖陵庙的墙壁上绘制樊城大战故事,上有“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等场面。
乾隆《陇西县志拾遗》记载:“白马将军庙,旧在城东赤山顶,世传将军为汉之李广,凡巫祝必祀之,小儿有疾病,祈禳辄验,雨踢亦祷。”县志纂修者征引民间说法以为该庙奉祀李广,但也没有加以肯定。经笔者再三推考,认为该庙当奉祀壮侯庞德,理由有三:其一,李广乃西汉名将,史传号称“飞将军”,从未有他“骑自马”或有“白马将军”称号的记录。其二,本县民间所称“白马将军庙”仅此一处,而自古及今荣膺此号的陇右武将仅庞德一人,别无另选。其三,赤山即今红山,为当年曹魏南安郡与陇西郡的界山,山下即古赤亭;登高远眺,正南10多里王家新庄即是南安郡治道城所在。这里是庞德任“郡吏”、踏上军事征途的起点。他尽忠后,得到朝延很高的礼遇褒扬,其故里道县也应有专祠纪念,而红山头祠宇以“白马将军”命名,正是地方官府及民众对其钦佩有加永志不忘的表征。因年代久远,百姓的记忆产生差误,或因封建时代尊刘贬曹正统观念思想影响,该庙的主神位发生置换,才有庙宇奉祀李广的演化。陇西的近邻武山县的大部,汉魏时代属道辖地。武山县志记载,在今四门乡新庄村有庞德墓,立有墓碑,还有庞家花园、庞德上马石等遗迹。2000年4月,四门乡政府在该村洛礼公路旁重新竖立“庞德故里”碑。
张评价
陈寿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张以巧变为称。
历史年表
东汉末年,张应募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作战,为军司马,后属冀州牧韩馥。
[191年],袁绍取冀州,韩馥战败,张率兵归附袁绍,任校尉,用来对抗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被击败,张功劳很大,升为宁国中郎将。
[200年],曹袁两军相持于官渡,袁绍派淳于琼率万余人护送军粮,屯于乌巢。曹操留将守营,亲自率兵偷袭乌巢。张认为曹操兵精,淳于琼必败,应迅速去救援,而袁绍的谋士郭图却建议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张劝阻,袁绍不听,只派轻骑去救乌巢,而派重兵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不能够攻下。很快,乌巢兵败,消息传来,袁军军心动摇。郭图闻讯后大为羞愧,为推卸责任,诬谗张不卖力作战,失败后还出言不逊。张心中害怕,与将军高览愤而投奔曹操。曹操闻张来降,十分高兴,将此事比作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于是拜张为偏将军,封都亭侯,授予他部队,随军作战。
[204年],张随曹操攻克邺城,大败袁尚。次年,又随曹操在南皮消灭袁谭势力。
[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张与张辽共为先锋。战后,张因功升为平狄将军。后来,张又参加了征讨管承,征讨陈兰、梅成等人的作战。
[211年],马超、韩遂叛乱,张随曹操出征,在渭南大破关中军。继而,张率军围攻安定,击降杨秋。
[214年],马超在张鲁支持下,卷土重来。张跟随夏侯渊击败马超,并平定了宋建的叛乱。
[215年],曹操亲率大军进攻汉中,从散关入,派张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张鲁投降,曹操回军,留张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同年,张率兵南下进攻巴西郡,欲迁徙当地百姓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张军进至岩渠,被张飞击败,率残部退回南郑,改任荡寇将军。
[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徐晃等率军迎击,张负责防守广石。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张亲自率兵与蜀军进行搏斗,刘备不能攻克。次年,魏军主帅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曹军大败,张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推举张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出任,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见魏军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不久,曹操遣使令张假节。后来,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于是撤出汉中的部队,令张屯兵于陈仓。
[220年],曹丕即位,任命张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不久,曹丕称帝,又进封张为侯,随即命令张跟随曹真征讨安定的胡羌,之后与曹真一同进朝朝见。
[223年],张同夏侯尚一起进攻江陵。张别督诸军渡江,攻取洲上屯坞。
[227年],魏明帝曹即位,张奉命屯兵荆州,与司马懿进攻孙权部将刘阿等人,追至祁战,击败吴军。
[228年],蜀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魏明帝曹加张位特进,使督诸军,与蜀将马谡战于街亭。马谡依守南山,下不据城,被张截断水源,杀得大败。继而,张又平定了三郡的反叛。魏明帝曹下诏嘉奖张,增加食邑1000户,前后一共4300户。司马懿在荆州训练水军,欲从沔江顺流进入长江伐吴,魏明帝曹命令张率关中诸军去荆州接受调度。张到达荆州后,正值冬天水浅,大船无法通行,于是又回军屯驻方城。同年年底,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魏明帝曹急招张进京,把三万士兵交给他指挥,并派遣武卫、虎贲等侍卫保护张。魏明帝还亲至河南城置相酒送,问张能不能来得及救援陈仓,张判断诸葛亮军没有粮草,一定不能持久,便回答等援军赶到时,诸葛亮已经退走。张率军连夜赶到南郑,诸葛亮果然退军,于是奉诏还于京都,被拜为征西车骑将军。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死亡,被谥为壮侯,儿子张雄继嗣。由于张前后征战有功,魏明帝分张的食邑,封张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封他的幼子爵为关内侯。
张通晓应变之术,擅长布置营寨,预料战势、地形,一向准确,即使诸葛亮都对他有所顾忌。张虽为武将,却喜欢儒士,曾推荐同乡的卑湛,被皇帝下诏嘉奖,将张比作爱好儒学的东汉大将祭遵,并将卑湛提升为博士。
张的一生胜仗无数,屡克敌军,而且深谙韬略,智勇兼备,不负魏将“五子良将”之名,无怪乎刘备和诸葛亮都对他深深惧惮。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出于“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抹杀了张的这些战绩和智谋,不仅对他的英勇善战写得很少,而且只字不提他是一位为刘备和诸葛亮所深深惧惮的大将,还把他描写成一个草包将军,这对他非常不公平。
求收藏~推荐~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