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书发布,兄弟们捧场啊!鲜花收藏多多的!
光阴似箭,一晃就是十来年过去了,杨辰升上了初中。他以远超常人的极其健康的方式迅速成长着,并在这十余年的里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杨辰天资聪颖,三岁时开始学习文字,六岁已经能够认识绝大部分的汉字并且可以通读六经四书,并且从这时候起,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诸般杂学他甚至不加选择的统统研究起来,除了极为深奥专业的一些知识限于年龄和见识不能理解之外,单论知识量,他十二岁时已经远比一大堆成年人捆一块都多得多。
另一方面,作为军人家庭出生的新一代,他不可避免的从小步了他父亲的后尘------接受一帮穷极无聊退休老兵的折腾。
杨辰的爷爷就是副师长退下来的,父亲更是战功赫赫的特种侦察兵出身,闲不住的老头子们好不容易有了含饴弄孙的机会,那是十分上心的,结果就苦了杨辰了。
从三岁开始,杨辰就不得不早早起床,跑步站桩。跑步是军事训练的第一基础,这个一定从小抓起,当年杨乐天怎么过来的,他就子承父业怎么继续受折腾。
站桩的功夫,却是因为将来他必定是要习武修道的,这个也算是家传的手艺了。作为内行人的杨家长辈们,很早就知道内家功夫需要打基础是越早越好,当然高深的东西小孩子理解不了,那么基础要打牢,根底要盘好。从小开始让孩子站桩炼体养气,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中间夹杂着各种内家拳的步法,便在数年的不间断千锤百炼中,逐渐将基本的手眼身法步修炼到形神合一心到手到的境界。
若是换了一个憨直一点的孩子,这个还真算不上什么苦差事,毕竟不是每天什么不干的就这么干练,玩耍嬉闹的时间还是给他留出来的。可惜杨辰却是聪明的有些过头,小小年纪偷奸耍滑劳心不劳力的想法就自动萌发了,所以干起这种苦事来叫苦连天哭爹喊娘。只不过可怜他一大家子的长辈们没有一个正常人,不管他怎么表演怎么装可怜,没有谁哪怕去帮他求一次清。尽管他的妈妈文心语一天到晚“宝贝、宝贝”的叫着,却是在练功上面一丝一毫都不徇私。
这一切让杨辰对于这帮大人们实在没什么好感。不过好在,终究还有一个人对他不错,就是他的老外公文老爷子。文老爷子整天乐呵呵笑眯眯的不生气不急躁,并且对杨辰几乎是有求必应。杨辰自小酷爱读书未必不是老人家悉心教导的结果。
这些年来,杨辰博览群书,小孩子不管怎么聪明总是不容易理解的东西太多,所以这时候一个宗师级别的老师在旁边指点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文老爷子学究天人贯通三教的水准,教导他这个小娃娃那几乎是小菜一碟,不得不说他从小打下的系统、完整、清晰、透彻的文化基础,与文老爷子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十二岁时,杨辰上了初中,而从这一年开始,他终于结束了长达九年的站桩跑步生涯,开始有系统的学习内家拳法和各门功夫,再就是在他爹妈的秘密引导下开始练气修道。
有了近十年的知识积累和基础锻炼,杨辰入手异常迅速。并且因着各种要诀窍门理论完全通透的理解,让他根本不会出现磕磕绊绊或者中途出岔子的状况。而这些年更有很多外人不足道的手段早已经将他的身体洗练的干净无比,修行初期那些因为筑基功夫几乎一晃而过,并不需要像别人一般三五年不间断的苦修。
真正修炼内家拳,在基础打好打牢以后,教导的时间实际上不需要太多,一个好的师傅加上聪明的徒弟,一年教导足矣,剩下的却是个人是年如一日的艰苦修炼才能成就,将来出息成什么样,真实应了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杨辰上初中了,他的父亲杨乐天也荣升副局长的职位,勉强算是一个准“衙内”了。不过好像他一点高官子弟的觉悟都没有,不但学校选了个离着他父亲单位比较近的新中学,且在学校里,他父亲的身份和职位甚至都没人知道。
二十一世纪初,万泉城的领导们雄姿英发,大手笔的投入上百亿资金开发东部山区,借着全运会的东风,不仅将整个东部山区建成了巨大的体育主题公园,并且建立了一个将近四十万平米的配套设施,单是这一项就花了四十亿人民币,后来这座单层走廊就有一公里的巨大方形建筑,成了新市政府。
这个新市政府的建成因为某些网民极其不负责任的胡乱报道,在互联网上引起一片哗然,有些人更是夸张的将其成为“宇宙最豪华的市政”。想想也是,单说那将近四十万平米的建筑面积、四十五座电梯、上千个房间据说装修布局无一雷同、信息点多达45000个,这估计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市级单位能比得上,进去都得迷路的说。
当然这标杆立起来之后,榜样的作用是立竿见影,随后没多久,各级机关单位的办公大楼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原本这几十公里的贫瘠山地上的老百姓,终于高高兴兴的拿着一口人十几万或者几十万的赔偿金搬进了楼房里。
数次拓宽的经十路更加的拥挤了。因为本身作为交通要道就很麻烦,这下子因为成千上万的公仆需要上下班,那车队太多了,并且他们几乎都住在南部山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别墅区大院,这要绕行几十里穿过市区才行,实在是效率太低!
所以领导一拍板------从山里开出一条路来!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嘛!
却说这新学校------新民中学就是在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起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周围的迁移户,后来因为房地产价格终于赶超了沿海城市,绝大部分购房的年轻一代都不得不离城十几公里买便宜房,却因为这次大规模的建设意外的成了城市圈里人,而他们的子女也正好需要一座学校来容纳,所以十年八载的下来,几个新中学十几个新小学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杨辰在学校填的家庭档案比较模糊,他爸爸只写明了在公安局工作,而家长的位置则理所当然的留给了了他妈文心语。中国的中小学老师和校长领导们的水平估计是全世界第一的,他们几乎能够将每一个学生的祖上三代占据的什么位置什么身份摸得门清,常人办不了的事情到他们那里小菜一碟,开条子的难度比请假条还要小。那位家长也架不住自己的宝贝儿女声声哀求折腾啊!自己下一代的教育可是掌握在人家手里呢!
所以,作为这个学校里面为数不多的“高干子弟”,杨辰的身份居然罕见的给隐藏了下来,除了他的好朋友邵二胖。众所周之,全省城的官家子女以及富豪的后代们,都塞进了省实验、省一、二中、以及齐鲁附中等等,将来很有“前途”的学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了下一代的光明前途,预先跟厅级以上领导的子女捞一个“一起同过窗”甚至“一起嫖过娼”的资本,将来好发展那!
邵二胖大名邵佳,其母跟杨母文心语同一个编辑部工作,两代人之间关系相当不错,故而知根知底。当然二胖同学不是很明白杨辰整天藏头露尾的原因,只是因为杨辰的叮嘱,他也便稀里糊涂的假装不知道,班主任旁敲侧击好机会,他也没露出口风,算是个好同志。
杨辰先天基础好,爹妈遗传的基因发展的相当不错,十二岁的年纪长到了一米六的个头,多年的锤炼让他骨肉均匀腰背挺拔,又因为满腹的知识让他早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点意思。一把子不怎么打理的长发披洒起来,宽松的衣服行走之间风姿绰约,矫矫不群,很是有一种才子气概。若非他整天的用头发挡住半边脸,且从来不对任何的小女生假以辞色,怕是小小年纪就成风流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