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从此带着孔宣游历洪荒,为他讲其大道,一日,来到一无名山,此山灵气充足,此山许多动物都已开启灵智,叶天见之欣喜,突然兴起讲道的意,“孔宣啊,你看这灵气充足之地就是不一样啊,这里竟然有那么多的动物开启灵智了,我突然想为他们讲些大道,看他们整天混日子,也怪可怜的。”
孔宣道“师傅大仁,当为这些生灵开讲大道。”又对那些山中生灵大喝道:“呔,汝等生灵,吾师怜悯汝等,特于此讲其大道,有缘人自可来听”
叶天对孔宣作为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施法作了一个法坛,等了一个时辰,此时已有几个小妖来此等候。叶天说道:“你等既来,便要认真听道,不可乱动扰乱他人听道。”
小妖们应允。
叶天整理了一下思路,便讲道,“感即是因。应即是果。其开端四句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发扬因果报应。为善得福。作恶得祸之理。甚简且明。人能明白因果之理。知作恶必得祸殃。则虽强其作恶。心必有所畏而不敢从。知为善必得福禄。则亦心有所求。虽阻其为善而不肯止矣。印光法师曾有言曰。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当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欲令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虽佛祖圣贤齐出。亦未如之何也矣。感应篇虽出道藏。而注中多引儒书佛经。读一书而得三教精义。一快事也。汇编乃汇集古今各种注本。详审决择。精益求精。而编辑成书者。故读汇编一书。已读尽感应篇注本矣。二快事也。编者手眼。高出等伦。莫与为比。读者得此良导。心量以之而开拓。福缘以之而广植。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诚正功夫。修齐要诀。此编已收之过半。佛门文字般若。于此亦得略见一斑。道家摄心要义。亦已汇萃此中。四快事也。故汇编不独为感应篇注之王。实为一切善书之王也。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能一线到底读去。息心静气。反覆玩味者。体之于心中。见之于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若复精而求之。则成圣贤。作佛祖。尽在其中矣。人生在世。不克见此书王。沉沦长劫。自拔无由。岂非大不幸事乎。感应篇注解。如此明白。如此详尽。如此透彻。如此恳切。不啻如耳提面命。不啻如大声疾呼。而悲悯之怀。言随泪下。有缘读此。自应回头。又何疑哉。此篇凡二百九十三言。所载善恶。小大毕具。普愿大众勤持此篇。须是时时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来。有无是事。渐渐寡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自然动处是善。触处是善。自可去苦得乐。有福无祸。有吉无凶也矣。
……”
叶天一讲便是百年,本来只有几个小妖,随之而来又有许多大妖。原本不大的山坐满了前来听道的大小妖。
叶天的举动洪荒大为震动,本来那些大修为者对其所讲并不在意,但前来听之以后,方知叶天所讲乃是大道,从而使他们之些人的修为大大提高。而叶天也因为这件事声名大震,差不多稍有修为者便知那红云老祖是一个大修为者,而且是一个天大的善人。而这些就是叶天本人也想不到的,本来他也没打算讲那么长时间的,但是他讲着讲着便融入那天道中,而不能自拔。
要票票啊。!!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