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点点头:“我明白了,我尽量试试吧。”
二人商议既定,也就暂时把这事放了下来。到了晚间,张无忌又来,沐英替他易了容,第二天果然朱元璋来唤沐英前去。
沐英故意垫高了张无忌的鞋底,又加高了张无忌的发髻高度,改变了张无忌的身高,好让别人看不出。
待到朱元璋叫了沐英进去吩咐好后,沐英带了亲兵,说是要沐英押解他去滁州,然后在那里圈禁他,只等明教派人来调查。
沐英也不多言,只是带了韩林儿上船——韩林儿被点了穴道,也不能说话动弹,等到了江心,一脚便把韩林儿踹了下去。
张无忌早得了信,并且与沐英商量好了,早就在船边潜水跟着了——闭气法是沐英传给他的,王重阳的闭气功,以张无忌的内功,闭上一个时辰也没问题!
所以这边韩林儿落江,那边张无忌就在水底接住了他,然后一个猛子顺着水底的江流在江底就窜了出去。
沐英故意在原地逡巡,等了半天,不见韩林儿冒头,便命人下去捞——长江上无风三尺浪,哪里捞得到!于是只得返航,说韩林落水了。
朱元璋总算放了心。
沐英连夜又找到刘基刘伯温,把张无忌的信给他看。刘伯温虽然也是心狠手辣,但也知道把朱元璋捧上明教教主之位后,攻战起来可谓是事半功倍!
于是一封改过的信就这样出炉了,沐英再亲自送去光明顶,当着杨逍和范遥的面拆开信来读——杨逍和范遥虽觉朱元璋资历太浅,但是朱元璋手握雄兵数十万,江南即将一统,怎么也无法在这个时候置疑张无忌的这个决定的。
更何况张无忌的笔迹无误,沐英又是张无忌的师弟,丐帮的前任帮主,怎么也想不到沐英会改了这封信。
于是在这年的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朱元璋在应天接任了明教教主之位。
沐英和周芷若早就和父母说了自己的打算——沐英不是不想走,而是鞑虏未除,走不得。不过这一阵子也算是暂时没有什么战事,所以沐英便在周芷若的引领下出门走一走,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隐居的。
周芷若自然是带着沐英去了前世与张无结庐为伴的地方,周芷若心想就算张无忌已经在那里了,自己夫妻与他为伴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上一世自己是与张无忌、赵敏一起庐为伴,这一世却是与张无忌、殷离在一起了。
但是到了地方才发现,居然那里有三座草庐,张无忌夫妻和宋青书、赵敏二人,以及韩林儿居然都在这里比邻而居。
原来张无忌自从救了韩林儿后,也劝他为了反元大局,放过朱元璋。韩林儿视张无忌为天神,自然也就忍了这口气,自愿在他身边随侍。
张无忌心里也怕韩林儿离开自己后又去行刺朱元璋,所以也就把他一直带在身边。这天他带着妻女和韩林儿一起走到这附近,看见宋青书的身影,便跟踪到此,相谈之下才得知宋青书与赵敏已经私下结为夫妇在此隐居。
张无忌此时已经不再担任明教教主,对他们两个刺杀田丰的事也就不愿意再多追究,便索性与他们一起在这里隐居了。
周芷若心想——你们两个前一世就在这里隐居,这一世又在这里,也算得是有缘了。看来历史的轨迹,并不是人力所能够完全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