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在这边想着,忽地面前走来一人,周芷若一愣——却原来正是一年多前曾见过的朱元璋。
那边马秀英的话还在飘来:“……再说他已经不叫朱重八了,已经改名叫做朱元璋……”
周芷若的唇角绽出一丝苦笑——原来朱重八就是朱元璋么,果然马秀英和他是天生的一对呀!看来这段时间马秀英没有来接自己,可能不但是郭家另有他事,她也正在处理与朱元璋以及郭家两个儿子的关系吧——而那朱元璋这时已经来到了周芷若的面前,对他拱了拱手:“小妹妹,还记得我么?”
周芷若对他笑笑:“是和尚哥哥呀,你长出头发来了呢。”
周芷若心中暗暗诧异——本来这朱元璋应该在张无忌带着杨不悔逃走后与他相遇,然后再投奔郭子兴,现在在这里看见他,只怕是当初自己随口的一句劝他还俗的话,让他提前投奔了郭子兴了。
只是听郭天叙和马秀英的话,似乎马秀英已经与这朱元璋有了感情了——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了。如果是在郭子兴起事之后,朱元璋凭着他在军事和政事上的天份而受到器重也就罢了,但是现在听郭天叙的话,他不过只是一个最下等的宾客,居然也能掳获马秀英的芳心,那可真是功夫不一般了。
这时朱元璋道:“当年小妹妹一饭之恩,在下铭记在心,今日得以在此相见,实在是上苍庇佑。”
周芷若听了朱元璋这话,忽地心中一动,笑道:“和尚哥哥太客气了,我还想为什么马姐姐对我这么好,原来是和尚哥哥替我说了好话啊。”
——一饭之德,原来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我总是与这“饭”有着牵连么?
周芷若心中微微苦笑,而朱元璋听了周芷若的话,也不禁微微一乐——虽然他与马秀英的情意,外人知之甚少,但是见周芷若一猜便中,他心中也是暗暗佩服。
而马秀英之所以要亲去周远达家中,以及要与周芷若结为姐妹,一则是为了义父的大计,二则是为了自己多一个帮手,三则也是着实喜爱周芷若的可爱聪明。只是在此之前,若不是朱元璋向她说过当年周芷若赠饭之德,她也不会对周芷若这样上心的。
这时朱元璋道:“我本名朱重八,自从结识了马小姐,她说这个名字不好听,替我改了个名,叫做朱元璋。嘿嘿,朱元……诛元,倒也颇有豪气。”
周芷若听到朱元璋言谈中吐露出造反的意思来,也是暗暗心惊——倒不是怕他造反,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造反是应该的。只是他这样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是因为太信任自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想到立国后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中的手段,周芷若实在是不想与朱元璋过多的亲近,只想与他保持一点交情往来便可。
不过此时的周芷若却是多虑了,朱元璋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把周芷若当作一个六、七岁的少女罢了,根本没想到要把她怎么样,哪怕是引为心腹也好,还是别的什么。
在这个郭府的上元节里,朱元璋见到各地的豪杰与头领都聚在一处,他心中也是痒痒的,故此也来到这里散散心,以期能见上一面马秀英。如今见到了马秀英,虽然不能与她交谈,但也心中宽慰,又见到周芷若,自然就把心中的开心和郁垒都抒发了出来。
这时的朱元璋,不过是个刚刚二十出头的人,还没有达到以后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即便是在郭府这样的环境下,也仍然没有显现出他一代枭雄的本色。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也不是本地的这些人能够相比的。不管是郭子兴还是彭莹玉他们,或许在武功上是强过朱元璋,可是打江山争天下,凭的不仅仅是武功。
虽然朱元璋对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可能不能共富贵只能同患难,但是对于百姓,他总算还是差强人意,对于贪官污吏也惩治很严厉。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朱元璋是这个时代最适合的人选,如果是张无忌的话,就算他当了皇帝,以他的仁厚性格,一旦手下人犯了刑律,他大概也不忍屠戳,那样就又会变得贪官污吏遍天下。
所以与其百姓受苦,不如官员们苦点儿,那样周芷若也能安安分分做个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