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应了一声,看了看沐英,只见他垂头丧气,显是还在为刚才比力气输了的事耿耿于怀,不由暗笑——到底是孩子,这么点小事也放不下。
她可没查觉到,自己可是跟一个孩子比试腕力,然后赢了还很得意,也像个孩子一样——重生之后,虽然心态上是个成年人,但有时也会萌发一下童心,仿佛受到了这返老还童的魔力影响。
周远达却对沐英道:“从今儿起,你就要姓周了。你想叫周英呢,还是叫周沐英?”
说完后道:“哦,这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对外人自然是要这么说的,日后等你长大成人了,你自离去,自然还是你沐家的人。只是在这里,却要小心则个。”
沐英点了点头,道:“若有人问,我便说自己叫周沐英。”
周远达笑了笑:“好孩子!”
周远达夫妇知道沐英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颇懂事理,怕引起他什么不快来,便不再多说,只谈些来年田间的事。
周远达却忽地又道:“咱们屋后的那块空地,闲着也多时了,我下午且去寻了社长,便将这块空地圈给了咱家吧,多了口子人,总要再多些地方来才好。”
薛氏知道他的意思——虽然沐英并不是真的过继给了他们,但周远达是老实人,根本不存着要沐英自己去闯荡,甚至步他爹娘的后尘,加入什么明教之类的,总是想让沐英日后也安安份份地有个家业。所以还是想把自家的院子再圈得大些,将来也好给沐英多腾些地方造一间房来。
况且此时沐英和周芷若都只有五岁,睡在一处是不妨的,若再大些,便要分房而睡了。更兼那间柴房终是小了,总要重新再搭间屋子出来。
周芷若也明白父亲的心思,转而自己也思忖——晚间真的要和这孩子同眠么?
自己一时也觉得无稽了——这孩子才多大,有什么可忌讳的。
她倒不想,她现在这副身子,也不过才五岁,也同样不必忌讳。
吃了中饭,周芷若领着沐英出门,薛氏不忘上前关照沐英道:“那日你与你母亲来时,只怕也有被村中的人看见的,不管是谁,你只不认便是。那些孩子的事,你也不用怕……”
周远达却笑道:“我看你也多虑了。今日不甚寒冷,村里都没个出门的,更何况那日冷成那样。再说那些孩子能有个甚记性,过得这半月,也早忘了。再说英儿如今白胖了许多,与那日已经大不相同了,更不必担心。”
薛氏道:“总是小心些好。这何家村也没个族长,却也省了我们的事。你下午去社长家时,且说要摆桌酒来,请村里人吃顿酒,让社长记了英儿的名字,入了我家的籍便是。”
周远达道:“这个我自省得,你休把我看得如此不省事的。不过我听说这何家村本来是有族长的,只是两个儿子都被抓去修河堤,之后就没回来。族长老了,也当不得这份打击,神志就有些昏沉,后来他的女儿就把他接到自己所嫁的徐家村上了。”
薛氏与丈夫说着话,见周芷若已经领着沐英出了门,便过来与丈夫又细细商量了一下。二人正值盛年,半个多月未见,自是小别胜新婚,不免温存一番。
却说周芷若领着沐英来到自己平日里喜欢坐着的土墙上,晒着午后的太阳,一边默运玄功,也不来管沐英。沐英却也是坐在她的身边,只是看着她,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周芷若只顾自己练功,那边何长生却又领着一帮孩子大呼小叫地在赶着一只野狗,往这边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