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撇了撇嘴——这些傻小子,她真是一个也看不上。
一看就知道都是些在乱世中保不了命的人,周芷若可不想跟着一个男人四处东逃西窜的。上一世那种担惊受怕的感觉,她再也不想尝到了——不管是那一种形式的。
转念一想——这想看来的话,难不成要找个大明的开国元勋作依靠?可是,那些人究竟谁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呢?
——所以还是算了吧!
周芷若毕竟不是个想着靠男人过活的弱女子,但是这时却又想到沐英——却不知他到底会怎么样了!
周芷若上一世死于洪武十五年,这一年沐英正率部在大理作战,也不知到底胜负如何。便是胜了,会不会反而因功而震了主,遭了忌?
不过且不管那沐英的事,便就眼前来说,周芷若对这卫氏并无好感,听到她又提起这讨厌的话题,更是快步走开。
或许,也是因为对这小沐英心中还是有些古怪的感觉,所以想快步走开后,不再去想这关于沐英的事,离这奇怪的感觉远一点。
周芷若此生只想守着父母好好地过日子,对于像沐英这样的人,还是能避就避吧。
卫氏见了,倒还笑着对薛氏说:“看你家姑娘,还害羞了呢。”
薛氏知道自己女儿心思频重,平日里不甚多言,只怕惹恼了女儿,又要拿那许多话来哄她,又知道周远达没有儿子,对这个女儿视作掌上明珠,虽然平日里也不甚娇生惯养,那也只是怕将周芷若养得娇了,但心中却是想给她找个好人家的。
薛氏知道这何常有家,却是上顿不接下顿的,如何能做得亲家,便忙将话题岔了开去:“你家当家的今日与朋友吃酒,我却来搅扰你,真是过意不去。”
卫氏跟着薛氏进了房,道:“他整日里只知吃酒,哪比得上周大哥。”
薛氏端了一小碟花生出来,与卫氏二人坐着分食,然后道:“这大冬天的,反正也没什么可做的,吃些酒去去寒气,也没什么打紧的。”
卫氏道:“若是我那当家的能学得周大哥几分,也去那林子里打些个野味回来,却不是好。与这些个浑人一同窝在家里吃酒,能有几分出息,没的把儿子也带掣成一个小酒鬼。”
薛氏笑道:“打猎也没那么好,若遇上个凶狠的猛兽,倒要吃它坏了身子。”
卫氏听了,也道:“那可倒也是。就说这次吧,你们家远达和那两家的,都遇上了官兵,可都是凶险得紧。这些鞑子兵,杀起人来可是连眼儿也不眨一下的。”
薛氏强笑道:“这些兵其实也都是汉人,不全是鞑子。”
卫氏笑了笑,道:“听说你家当家的这次去了江南,是想找亲戚过继一个儿子来?”
薛氏道:“是啊,这次远达可是被那些当兵的给吓坏了。唉,也是我不争气,一直没有给他生下个儿子来,要是万一他有个好歹,且不说他周家的香火,便是我们这孤女寡母的,可依靠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