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丫鬟自然原原本本将婆子交代她的话都同阮姨娘说了,那阮姨娘倒也不怒,只冷笑道:“好一个御宅屋的大小姐,我原以为她不过是寻些事端,防她一防,却没想到她这般心狠手辣,要害我的亲骨肉。她既不仁,便休怪我不义。”
这日,杜公子来看阮姨娘,却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忙问发生了何事。阮姨娘便说,今日吃了个从奶奶那端来的糕点,便觉得腹痛难耐,只道自家死了不要紧,可腹中还有爷的骨肉呢。
杜公子有些将信将疑,但见阮姨娘一脸苍白,便自信了几分,待传来郎中说阮姨娘疑似被人下了巴豆,更是恼怒万分,唤人喊来了韶棠。韶棠自然是连称阮姨娘故意用苦肉计冤枉她,她从未往糕点里添过什么东西。只是韶棠想到那碗参汤,气势不免就弱了一些,她此刻只恨这阮姨娘怎生不早点死去。杜公子看她时,便更添几分怀疑。
谁知阮姨娘眼圈一红,便拉着杜公子道:“爷,这件事奴家原不想告诉你,怕破坏了你和奶奶的燕尔新婚,只如今奴若再不说,便要和我这肚中孩儿共赴黄泉了。”
杜公子见状,又是一惊,忙问还有何事。
这时那丫鬟便带着那包药,哭得稀里哗啦地登场,直喊:“爷,我自幼跟在姨娘身边,那日因一件小事姨娘责骂了奴家,奴婢有些怄气,便去寻那李嬷嬷说话,谁知这李嬷嬷便交给奴这一包药,要加到姨娘的参汤里。奴自是不赶应下此事,但又怕若不应她又要另找他人,便假装应下。奴回去告诉了姨娘,姨娘却说奶奶恨她原是应该,怕爷生气,又怕爷恨奶奶,所以才瞒着爷。可没想到,这今日送来的糕点又有问题。这让姨娘可怎么活呀。”
她哭得悲悲戚戚,阮姨娘也在一旁配合着垂泪,而韶棠则早已脚下虚浮,连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口了。杜公子自又信了几分,只他终究是个细心的,便唤人去叫来正在厢房里数银子的李嬷嬷,李嬷嬷一来,见在场的几人脸色都不好,便先怕了几分。杜公子头一句便喝道:“你家奶奶已经把事情都说了,都是你这恶婆子教唆的,少奶奶原本是书香世家,哪会做那些龌龊卑鄙之事。你这婆子如此害我家人,险些出了人命,直接拉到衙门去。”
韶棠刚想说话,李嬷嬷却因被杜公子威吓住,吓得屁滚尿流,便嚷嚷道:“少奶奶,这事儿您可不能都推到我头上啊。我可是帮您办事啊,那日您可是许我事成之后给我三十两银,还说让我细心帮您寻药。少奶奶,少奶奶……”
杜公子听了冷笑一声,扭头对韶棠说道:“你还有何话说?”
韶棠已是摇摇欲坠,讷讷说不出话来。杜公子此刻见她虽貌美如花,却心如蛇蝎,心中只觉恨极,见了便觉得恶心,便挥挥手,让人带了她下去,至于那李嬷嬷更是被拉出去先打了几十大板。只是这毕竟是家丑,尽管他爹就是知府,杜公子还是没把那婆子往官府里送,只得憋在心头,准备寻机会同父亲说要休了那狠毒女子。但他见阮姨娘似是怕极,又搂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安慰了她好几句,命人传了好几个大名府的名医,来给她诊疗,生怕这胎儿出个什么问题。
77满月酒席
杜大人得知此事后,虽不太想和徐述撕破脸,但韶棠要谋害他“孙子”这件事却也是无法忍受的,但刚娶妻一个月便要休妻传出去也是个笑话,让徐杜两家的脸面往哪里搁,况且大宅院里出这样的事儿也是见怪不怪,只是新媳妇便这般,却也有些过火了。因而杜大人索性跟杜公子说了自己的底线,只要不休妻,万事好说。
杜公子也觉得自己刚中了进士,便要休妻,委实也说不过去,如今他还没谋到外放的职位,若因此事被人参了反倒不美。索性就把那徐韶棠当做一个花瓶,摆在那便是,待自己谋得一官半职,外放时带上倩娘就是了,反正韶棠是正妻,让她在家侍奉父母也是天理所在。杜公子越想越觉得两全其美,便也不提休妻一事,只是再也没去韶棠房里歇过,虽然如今这阮姨娘正有身孕,但杜公子宁可歇在书房,也不愿再见韶棠。
韶棠原本因事发是惴惴不安,忙着人偷偷回家同杨氏报信,可偏偏杜家近来看管得很严,韶棠的人便连院子的门也不让出了,莫说回徐家了。只把韶棠急得团团转,但杜公子那边却如同消失了一般,完全把她安在了“冷宫”,再不提上回那事,但却连看也没再看过她一眼。她所有的行为都被拘禁在一个小院子里,任韶棠在屋里不吃不喝,摔破了几个花瓶,那杜公子愣是再没露过脸。而杜家的仆人看她时,便犹如在看一介疯妇,不冷不热的同时嘴角还带着一丝嘲笑。这让韶棠如何忍受得了,便愈发地歇斯底里。那李嬷嬷因为这事早已是对杜公子言听计从,生怕他把自己扔进大牢里,徐家来人,都是李嬷嬷出面,说三小姐过得很好,日子滋润得很。
杨氏见那次以后再没接到女儿来信,以为她已经得手,内心便更加得意,但她那珠宝店如今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她还想让韶棠多结识些夫人小姐,带到那珠宝店去,可她每次去捎了口信,那边却只是含糊其辞,气得杨氏直在家里骂女儿果然都是赔钱货,自己过上好日子了,却忘了爹娘。她又哪知如今韶棠正锁在那院子里,盼星星盼月亮,从那寂寞的春日盼到了炎炎夏日,原本如花般的青春貌美短短几月便迅速枯萎,成了一个干瘦妇人。
而相比,阮姨娘却是越来越白胖,脸上气色极佳,大夫来了几次都说阮姨娘这一胎生得铁定是个大胖儿子,喜得杜公子终日合不拢嘴,更早已把韶棠忘到了脑袋后头。
便是韶槿,因为在庄子里生活得极为惬意,也丰腴了一些,尚谦每每抱她时便取笑一番,却仍是使劲鼓励她吃,只说吃胖了好生娃,却总被韶槿横上一眼。如今他两人过得便是那闲散的庄户生活,这几个月来庄上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花坊也步入了正轨,无须尚谦再操什么心,他只需安心读书即可。而韶槿更是天天不过陪陪宁宁,临临字帖,偶尔也学学绘画女红,早已不是刚嫁时那副黄黄瘦瘦营养不良的模样,而变成了一个典雅秀丽的少妇。
这日韶槿接到了一封请帖,原是杜家长孙的满月酒,几乎请了大名府所有有头有脸的夫人。但这孩子虽是杜公子的长子,却不过一个妾生的,如此大排场,可算是极给这个妾面子了,又听说这是杜夫人力主的,外人便面上都夸这杜家少奶奶极为大度,背地里嘲笑这是个傻的或者就是极不受杜家重视的。韶槿却觉得有些蹊跷,她虽并不是很了解韶棠,但也知道她那样性子的人,最好面子,怎会主动做这般自打耳光的事儿去博一个虚无缥缈的大度的名声,还会让人背后取笑。但这毕竟不是她自己的事,韶棠名义上是她妹妹,却也毫无感情,因此韶槿倒也没再细想。
只到了那日,韶槿吩咐绿晴带上新打的一套金锁,去了杜家时,见了韶棠却不由吃了一惊,她虽然是披金戴银,穿得极为考究,风头无两,可却瘦了许多,那手腕在宽大的金线云袖袍里左右摇晃,显得空荡荡的,不禁让韶槿想起当年看到的尚家大奶奶。可韶棠初嫁不过三个月,又怎会变化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