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到了子时,接生婆都换了两茬,茵茵院儿里专门收拾出来的那个小房间,才传出婴儿嘹亮的哭泣声。
“唉呀哦,这好嗓门。”大夫人陪着陈老夫人坐在偏厅,这时不约而同站起来,大夫人很谨慎地扶着老夫人,两人一起往茵茵的院子里走。
“是个小姐母子平安”接生婆已经把婴儿洗出来,用小包被裹好,另一个接生婆也给茵茵擦干净身子,换了床上的东西,让她躺在被窝里休息,见到陈老夫人,她们一起道喜。
陈老夫人很失望,毕竟,陈家急需的是个孙子,但有孙女也不错,媳妇开了怀,总是有盼头了不是。她脸上涌出喜色,仍然严肃地问:“大人没有不舒服吧?”
“没有,很好的。”
“不是双生的吗?”大夫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不是,一个。”接生婆干脆地答道。
老夫人赏了接生婆,抱着孩子进了育婴室,小姑娘闭着眼,嘴巴吸吮着,正呼呼大睡,皱巴巴地红脸蛋,长长的眼尾,小小嘴巴圆嘟嘟地撅着。大夫人心里诧异这孩子怎么这么丑,老夫人却已经笑着说道:“和她妈一样漂亮呢,将来是个大美人儿。”大夫人还当这是做奶奶的一厢情愿,她不想打击老人的情绪,就赞同地点点头。
睡到天亮,茵茵就被严重的饥饿折磨醒了,她很听话地穿得严严实实,鸭蛋还不许她洗漱,茵茵求告了半天,她才给端来热水。
水儿给茵茵端来的早饭,是鸡汤面。
“这个不行,还没下奶,不能吃荤腥。”茵茵挥手让她端下去,没想到老夫人和大夫人一起过来劝她。
“娘,真的是这两天荤腥吃多了,会没奶的,就喝点白粥,奶下来了,才能不忌口。”她很想自己哺乳孩子,那小脑袋在怀里拱着找奶头的梦,她前一阵做过好几次呢。
“瞎说,来,喝汤,喝多了汤,就会有奶了。”老夫人把茵茵当幼儿一样哄着,让茵茵非常无奈,结果,茵茵后来,一点奶水也没有,陈老夫人当然早有准备,奶妈很快住进了陈家。陈老夫人,喊孩子妞儿,她的小名就这么定下来,陈洪寿给起的大名,叫嬛菂。大夫人只说这名字好听,茵茵也附和说,很有女子韵味,心里却有点发苦。老夫人想扭一下,下一个生男孩,老爷却叫她:“唤弟”,两人的心思如此明白,她怎不苦笑?
虽然是个女孩儿,但毕竟是陈家这一代的第一个,陈家还是办了隆重的满月酒。
满月酒过后没几天,陈奎林到家了。
妞儿很乖,第一个月,不是吃就是睡,后来精神大了些,吃饱了开始在床上练翻身,左边翻不过,就来右边的,累了,躺那儿吮手指,很少哭闹,茵茵坚持让女儿跟自己住,奶娘就住自己的外间,妞儿半夜饿了,她抱过去让奶娘喂饱,日子过得很顺。
大夫人看着妞儿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一天天丰满起来,渐渐由粉红色变得雪白细嫩,再加上一双大眼忽闪忽闪地眨着,看着实在可爱,常常忍不住喜爱的心情,坐在妞儿身边逗她玩儿,但她却几乎不抱妞儿,只肯抱福生,她又不是很会抱孩子,福生经常嫌她抱得不舒服,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地抗议。鸭蛋这时就一脸歉疚地偷偷望茵茵,害怕她不满。大夫人是想生儿子,不抱妞儿,肯定害怕怀的是女儿,怎料陈奎林回来半年过去,她还是没动静,茵茵见她脸上的红润开始消退,也为她担心。
自从偷偷看过公公的邸抄,茵茵出了月子,经常隔几天去看一看,除了陈奎林回京的消息,再也没有关于他们父子的的了,如果一定要说有,就是那个参陈二林的官员,被皇上派到西部一个贫困地方当知府去了,虽然还是五品,可谁都知道,他被变相贬谪了。
京官多舒服,如果在富裕的地方,地方官就比京官好,自由而且收入可观。可是如果去了那贫寒之地——。
皇上肯定恼怒他参了陈二林,这是茵茵的直觉,皇上还是很爱护陈二林的,让她心里舒服多了,她不知道,那个官员再次上折子参陈二林,说他在滇城私自抬高盐价,偷熬私盐等,赵国师把他狠骂了一顿,折子都直接摔在脸上:“陈二林远在滇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就是再贪心,一个小小滇城卖盐的,能贪多少银子?那么多贪腐的大囊虫你不给皇上盯好,天天看着一个芝麻点儿的小官,你安的什么心?”这官员心里颇不服气,觉得国师护短,尽管国师辞去督帅之位,但在皇上跟前说话,依然非常有效,国师如果在皇上跟前说他两句坏话,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他的前途,肯定会大打折扣。这官员不敢反驳国师,乖乖把还没到皇上手上的折子拿回了家,但第二天皇上的圣旨还是来了,他收拾收拾,黯然地去了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