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耽美小说>清朝种田记> 清朝种田记_分节阅读_3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朝种田记_分节阅读_337(1 / 2)

“原来主子知道这是什么,”鱼儿微微一笑,道:“就在北里沟那片金花茶旁边溪流上游发现的,这娃娃鱼叫声仿若婴儿,刚听见时我倒是吓了好大一跳,还是百福屯带路的老人家说了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人家说这娃娃鱼平日里甚难一见,主子现有身孕,恰好碰上这娃娃鱼露面,是好兆头,大吉大利,于是大伙儿便擒了来献给主子观赏观赏,略表心意而已”

“那可多谢他们费心了”引章笑笑,只管细细看去,娃娃鱼也是稀罕东西呢,在现代同样是不可多得胤禟听了鱼儿这番话也很高兴,笑道:“乡下人倒有点意思,呵呵,娃娃鱼,好,好极了”他不觉眼角一溜,瞟着引章的腹部。引章觉察了,腮边泛起红晕,扭过头去。

“人家这么有心,我可也该回份礼才是呢”引章偏着头凝思,笑问胤禟道:“爷,你说说,该给人送点什么好?”

胤禟还没答话,鱼儿笑道:“老人家特意嘱咐了不要回礼呢,说是主子出了这么高的价钱雇请全村看守北里沟那片地方,村里人生计都解决了,万万当不得别的赏赐,怕折了福”

“既然如此,那便算了吧”胤禟听了向她笑笑。她出的价钱确实不低,一户人家每年二十五两白银,每家出两名劳动力,对于这贫苦偏僻的山沟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了。

引章微微摇头,叹道:“其实这儿虽是山地,但气候温暖,土壤肥厚,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若往林业上头去发展,还是很有前途的。而且,这儿离南宁又近,往返一趟不过两天,交通也算是便利,有货物不愁销不出去,只可惜这儿的人习惯了窝在山里,不肯改变罢了”

胤禟瞅了她一眼,道:“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呢,看到一根草根子也能想到依靠着发财,各人自有各人的生活习惯,人家习惯了,一下子转变哪里可能呢”

鱼儿却笑道:“主子既然有这份心,不如替着筹划筹划,若真办成了,这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事啊”鱼儿对此地淳朴的民风甚是喜爱,感动于心,听引章这么说便试探着提议。

这怎么行?这儿可是人家土司的地盘,连朝廷派遣下来的地方官员都不太敢管,她要插一手还能不叫人讨嫌?胤禟蹙蹙眉,正欲反驳,却听得一个粗犷豪爽的声音呵呵大笑着,抚掌大声道:“九夫人若是有心,在下也很愿意洗耳恭听呢”竟是土司老爷带着管家、簇拥着捧着礼盒的随从笑眯眯的来了。

胤禟一愣,迎上前几步,笑道:“土司怎么来了?内人就爱信口开河,倒叫土司见笑了”说着便携着引章,将他们往屋里请。

一边往里走,张土司一边笑道:“在下十来贺喜九爷和九夫人的,带了些灵芝和红参、燕窝、海参,特意送给九夫人补补身子。前几日怕扰了九夫人调养,没敢来,怠慢之处九爷可别见怪呀”

“哪里的话,你太客气了是我们在这叨扰,你别见怪才是呢”胤禟笑着让随从收下了礼物,谢了几句。东西他自然是收的,不过除了燕窝和灵芝可用,他可不打算让自己的娘子试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前两天土司夫人让厨房给送来了一大砂锅猪蹄、老生姜、桂皮、剥了皮的鸡蛋以及其他古怪东西加上红糖熬成一锅的什么“猪脚姜”,说是最补孕妇,他一看黑乎乎一大锅,闻了闻那刺鼻的味道,不管引章想要试一试的欲望,立刻便叫阿青端下去处理掉了

土司又是呵呵一阵大笑,道:“九爷这么说折煞小人,九爷大驾光临是小人的荣幸,平日里小人请都请不来呢,怎么会见怪?”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是了,若是夫人尚不嫌累,方才的话,小人愿闻详情,不知夫人可肯赐教?”土司说着又把话绕了回来,笑着发问。

胤禟无奈,只得望了她一眼,笑道:“你累么?若是不累,便说几句吧,”又向土司道:“内人一知半解信口开河,若是说错了,土司可别计较,更别当真。”

“哪里夫人见识不俗,不让须眉,字字句句皆有见地,小人可是真心请教”土司说着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们这儿,就是太穷了,弄得我上南宁都觉好生没面子”

引章其实也就是随口一说,一个地区要做经济发展的规划哪有那么容易?最基本也得实地考察,看看适合什么而市场又需要什么吧?好在,前世存留在脑海中的信息量不小,此时倒可以做一些参考,只是,她并不敢百分百的肯定,因此退路还是要事先留出来的。

“不过是我的小见识,若是说错了,您可别笑话”引章笑了笑,道:“此地松树极多,据我所知,广东一带家具市场对松木需求甚大,且松树盛产松脂,这岂非都是财富?”

“松树虽多,却总有砍伐殆尽的一日,而且,广东离这儿也远着呢,哪那么容易运到那边”土司到底是土司,脑子转得很快,立刻问出了当中关键两点。如果说刚才引章不过随口敷衍,那么此时她是真的认真动起了心思,其实她很清楚,并且她清楚土司比她更清楚,此地的松树不但密度大,而且质量高,一人合抱不过来的百年老树随处可见,土司尽着砍伐一辈子也砍伐不完,他这么说,显然是含了为子孙计的想法在里头,引章最敬重的,正是这种人。

“树木有伐有栽,可划分区域,有计划按年份按区域进行砍伐,伐了老树,补植新树,年年岁岁生长不尽,延绵不绝,子孙后代也无需发愁,怎会砍伐殆尽?若说运输一事,”引章笑了笑,道:“可以走水路呀,此处往东南方一二百里,不是有水路可通广州吗?难道上思没有大河通往东南边不成?”上思往东南一二百里处,是出海口,沿着海岸线往北,可直达广州,上思境内河流众多,定然有那么一两条连通大海的,只不过清朝对海运颇为顾忌,虽然此处天高皇帝远,但有些话仍是不便摆明了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