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 木 谣-第二章 七品钦差(6)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楠 木 谣> 第二章 七品钦差(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七品钦差(6)(2 / 2)

刘綎在山岗梁子上站定下来,想到自己一生征战,无不有功,而此番平播,却无故为朝廷不用,若非李化龙力荐,他纵有万般武艺,一心欲为朝廷立功,也少不了要被埋没,难得一展平生之志。此情此景,想到这诸多事情,他不免心绪横生,感慨万千,直想放歌一曲,以抒情怀。

刘綎不乏文才,平日里就没有少作诗文。身临此地,触景生情,更是诗兴大发,不吐不快了。他略略想得一想,便信口吟道:东逐西驰岁月深,凯旋驻马漫开襟。

三巴兵革龙泉迥,六月烽烟雁字忱。

关塞自雄怜白发,庙廊谁与暴丹心。

良弓鸟尽应无用,缓整鱼竿钓海浔。

刘綎触景生情,此诗自顾身世,想到自己终得以领兵平播,实属不易,纵有诸多艰难,也当放手一搏。而又想到自己一生,几多浴血奋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却不得赏识,也不免有些伤感。如此一来,即使群山景致再好,他也然少了兴致,无心思浏览了,随即呼唤一众亲兵随从,策马下山回营。

而就在这时候,刘綎忽然隐隐听得云端之中,仿佛有箫竹之声。但听那箫声,不急不躁,有如小溪流水,一丝一缕,清晰明白,就象在眼前吹嘘一般。这崇山峻岭之中,还有如此吹嘘之人,他原也没有想到,而他于丝竹管弦,原本就有几分喜爱,这便驻足下来,用心听下去,看看可否为知音。

刘綎驻足听得一会,便感到这吹嘘之人绝非常人,在心里说道,能将声息送达致远处,让人感觉虽远犹近,非得有深厚内功才行,否则,岂能如是。他正这样兀自在心里想着,待得那人吹奏一番过门之后,随即便听得有人,在和着箫声放歌。那放歌之人,也如那吹嘘之人一样,功力深厚,绝非常人可比,声息一丝一缕,无不送达他人心灵深处,让人听着明白,欲罢不能,不由得也要跟着唱起来似的诱人。

箫声伴和着歌声,漫漫传过来,刘綎也然身不由己,不舍离去。他很想辨明箫声和歌声来自何处,看看这群山中到底是什么人有这么好功力,好兴致,在如此唱和。但是,无论他怎样收摄心神,始终不能明辨箫声和歌声来自何处,只感觉有时在云端天际,有时在峡谷深岫,或远或近,难以捉摸。

刘綎毕竟见多识广,心知这箫声和歌声如此捉摸不定,那么,这吹嘘之人与放歌之人也绝非泛泛之辈,就不是那么容易示人面貌了。但凡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他若是不想见你时,即使他就在你身前身后,你也休想得见他的真面目。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还去捉摸呢,便收摄心思,一心听那两人唱和。但听那人唱道:高高天上楠木岭,砍伐栋梁送皇城;官家不知黔山路,苦煞娄山夜郎人。

这是一首黔北歌谣。歌声高亢处,气冲斗牛,低沉处,则如泥牛入海。乍然听之,倒也觉得起伏迭荡,回还往复,也还通畅动听,而细细咀嚼品味,却感到歌声于漫漫叙述之中,隐含着一种愤怒和无奈。

刘綎这数日里,心事重重,难免烦躁不安,但是,似此听了这箫声与歌声以后,他于忽然之间,心情就宁静下来,再不似先前那样烦躁了。这种感觉,莫可名状,他只是隐隐觉得,这歌谣与他有什么牵连,就好象专为唱给他听一般。他这种感觉一旦上心就很强烈,待得细细思量咀嚼一番之后,他果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在心里说道,此乃天助我也。

刘綎想到此处,暗暗惊喜不已,不待呼唤亲兵随从,便策马下山,急急回红花园大营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