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不自觉的看了卫洋一眼道:“孙先生,你刚刚说那些是洋洋发现的对吗,这样的安排也是洋洋的意思?”
卫洋:真不容易,总算有人知道问小爷的意见了。只是……
卫洋看看孙思邈,那老头笑眯眯的道:“小卫的意见就不用问了,你问他,他也只会说留着自己吃。”
卫洋:孙神医,您老怎么会这么了解小的呢。
结果却是李丰立刻表情在千变万化之后,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孙先生,洋洋还小,这东西也难得,不如就留下来给洋洋补身体吧。你说不多,送过去,也不够我们将军填牙缝啊。”
孙神医摇摇头:“小卫的身体好的很,不需要补……”
卫洋:谁说的,虽然小爷现在现在身体是幻化出来,但是什么都是真的好吧!
“……再说李将军又不是程咬金那群,你送过去,说了事儿,他知道轻重。东西是少,可却是件不错的礼物。”
李丰虽然因为环境的原因,长得五大三粗的,但却不是没脑子的,孙神医没直接点名,但意思到了,他也就明白了。因此点点头。
“顺便帮小卫把身份文牒给办了。”
“洋洋还没有文牒吗?”李丰问道,随即想到卫洋的神奇一拍脑袋,“我知道了,我明天一大早就去办。”
下午在李丰去处理猎物的时间,卫洋跟着孙思邈在他老人家的药房里学习。因为知道卫洋在基本医学方便该懂的都懂了,孙神医讲起课来,就比较深入。
卫洋听过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孙神医在按照他在千金方上说那样:如何成为一名品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名医在授课。
所以他讲课不单讲病因,病机等,而是把阴阳五行学,相法和易学方面的知识拿出来说,再结合起来去反洗人人体的精气和经络等。
仔细回忆脑海里吸收的那些后世中医大家的中医知识,卫洋很快就发现,虽然后世的中医也知道易学,阴阳五行学,相术对中医治疗,对于成为一代神医有好处。可惜他们大多没有传承,就算有的,也多是七零八落,多数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医术,他们会自己摸索,可紧靠自己摸索,这个过程一辈子也很难有所收获。毕竟人的精力有限,而像孙思邈这样的神医,悠悠几千年才那么几个人。
再者通常易学之类的知识都是深奥难懂的,再来个六壬占卜,灼龟五兆,诸家相法等。一般人还真不好学。
“虽然前人说过,医学和药学向来都很难精通。但既然你的目的是炼丹,那么这药学就得比他人至少精通五倍,否则,想要炼制自己想要的丹药,很难。”孙思邈道,“另外,上等丹药之物,所需要的配料,可不止药草一门,金石虫兽都可以是配料。甚至有时候,一些丹药还必须只是金石虫兽。……”见卫洋张了张嘴,又道,“师傅之所以给你说这些,并不是说你不知道的金石虫兽的药用,而是提醒你,如果可以的话,多多走动,因为有些药方的配料并不是普通人能见到,见到又认识的。你可明白。”
“师傅是说的一些奇药。”
“呵呵,对。就是那些东西,药学一门博大精深。古代虽有高人留下了不朽的成绩,可惜传承已断,我们只得再靠自己慢慢摸索了。”
“师傅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去做,等徒弟炼制出第一锅丹药后,一定会拿来给您先睹为快。”
“哈哈,你这小子,你以为你要炼制第一锅丹药,师傅不需要在旁边看着吗?
“呃!”卫洋尴尬的抓抓后脑勺,他光顾着高兴了,差点变成了群鸟学艺的某一只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小丰的猎物恐怕已经处理好,在等你了。”
“哦。”卫洋躬身拜谢。“那师傅我出去了。”唉,本来是专门来学艺的,没想到不管到哪里都要继续为生活奔波啊!靠!小爷可是神啊!怎么能为了每天都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转悠。
不行,怎么得也要另外弄点赚钱的东西。不知道蒋子文给准备的书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回头找时间看看。
第44章和你没关系
第四十四章:
卫洋从屋里出来的时候,李丰正提着一挂猪肠子在找地方挂。院子里不少能挂东西的地方,都被他挂满了。因为卫洋的指点和手艺,他现在把动物杂碎这些东西都当成了宝贝。
不过,卫洋眼睛一扫,居然在院子里的一颗上看到了一条处理好的黑鱼。
“怎么会有一条鱼?”四五斤了吧,这鱼,这可是好东西。
李丰见卫洋出来,脸上盈满笑容。不知道为什么,昨天才来的时候,卫洋看着那笑容,怎么看怎么憨厚,今天看过去,却是怎么看怎么腹黑。
“刚刚在那边处理猎物的时候抓的。这鱼吃肉,直接游到脚下了。”李丰笑着说,“晚上洋洋做了和孙先生吃。据说很补的。”
难道你就不吃?卫洋白眼,不过这黑鱼的确是吃肉的鱼。在现代很多养鱼的人家就怕这种鱼,因为他可以祸害很多鱼苗,多了的时候,甚至能把一池塘的鱼苗给祸害光。
“你忙完了吗?”
“恩。”李丰终于找到一处不碍事的地方,将手里那挂洗的干干净净的杂碎挂了上去,“这样沥干了晚上也方便。篓子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走吧。”
“哦。”卫洋一边点头,一边四处张望,只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猪头,“猪头呢?你不会给丢了吧?”虽然野猪的猪头他没吃过,但以前看小说的时候,据说是和家猪一样吃的。
“哪里,昨天你煮了那么一大锅,那肉骨头那么香,我怎么舍得。是没地方挂了,我放厨房里在和那个野驴子的脑袋一起。其他的肉晚上要做熏肉,所以必须挂出来。”
“你会做熏肉干?”卫洋惊奇。